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京津冀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收藏

京津冀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ward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作     者:黄昱杰 刘贵贤 薄宇 王洁 曹明悦 鲁玺 贺克斌 Huang Yujie;Liu Guixian;Bo Yu;Wang Jie;Cao Mingyue;Lu Xi;He Kebin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083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北京100084 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北京100084 

出 版 物:《中国工程科学》 (Strategic Study of CAE)

年 卷 期:2023年第25卷第2期

页      面:160-1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环境领域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2021-XBZD-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AZD094) 

主  题:京津冀协同发展 LEAP-BTH模型 能源需求 “双碳”目标 

摘      要:京津冀地区是我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集聚区,研究区域内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举措,对实现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考虑京津冀地区特征的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BTH),设置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协同情景等主要情景以及8个子情景,完成了2021—2060年京津冀地区相应发展路径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京津冀地区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2060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为2020年的41%、40%、53%,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较大挑战;在低碳情景下,2060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为2020年的20%、26%、46%,相比碳中和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在协同情景下,2060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碳排放量分别下降为2020年的13%、15%、21%,能够基本实现碳中和目标。研究建议,京津冀三省市需针对各自的重点减排部门和路径,提出更明确、更严格的应对措施,如北京市重点推动交通、建筑部门的低碳转型,天津市、河北省着力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与工业绿色升级;优化顶层设计,挖掘区域内工业、能源、交通等部门的协同发展潜力,重点推动产业协同升级和能源协同发展,据此支撑京津冀地区的“双碳工作和高质量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