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喹啉基的噁二唑酮类荧光探针合成及对Fe^(3+)的识别 收藏

基于喹啉基的噁二唑酮类荧光探针合成及对Fe^(3+)的识别

Synthesis of Oxadiazolidone Fluorescent Probes Based on Quinoline Group and Recognition of Fe^(3+) Ions

作     者:徐衡 杨萍 桂乃成 余强红 陈太杰 黄荣谊 XU Heng;YANG Ping;GUI Nai-cheng;YU Qiang-hong;CHEN Tai-jie;HUANG Rong-yi

作者机构: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配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安庆246011 

出 版 物:《发光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10期

页      面:1636-16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3[理学-有机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5003) 安庆师范大学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主  题:8-氨基喹啉 噁二唑酮 荧光探针 铁离子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摘      要:以8-氨基喹啉为原料通过重氮化、还原、酰化等反应制备了3种新的喹啉基酰肼化合物1~3,并以其为原料与三光气发生环合反应进一步制备了3种噁二唑酮类化合物4~6。6种新的化合物结构均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技术以及理论计算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通过热重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热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6种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具有较强的固体荧光发射性能。其中,化合物4~6可作为荧光探针对Fe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检测能力,其检出限分别为8.70×10^(-6),1.64×10^(-6),1.01×10^(-6)mol/L。此外,通过理论计算对6种化合物的发光原理也进行了深入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