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隶书特征及对当前篆书创作的思考 收藏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隶书特征及对当前篆书创作的思考

作     者:董江源 

作者机构:中国书法家协会 

出 版 物:《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Jurenile Calligraphy)

年 卷 期:2007年第4期

页      面:10-15页

学科分类:040105[教育学-学前教育学] 1304[艺术学-美术学] 13[艺术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书写方式 战国楚竹书 书法创作 上博简 简牍帛书 博物馆藏 

摘      要: 楚系文字的形成从何时开始,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及出土实物证实也无法考证.但就现有考古出土的楚国简牍帛书及铜器铭文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是在自身日益强盛而师承华夏之长在文字上通过改造西周文字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由于楚国的影响,其周边地区的文字形态也是相近的,使用文字也在同一范畴.楚系文字的形成是由楚人生活的环境及楚人以大为美、以丽为美和以秀为美的审美特征决定的,在我们今天可见的楚青铜器铭文、包山楚简、郭店楚简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文字都可以感受到楚人的审美意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