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禽白血病病毒亚群混合感染诊断及相关基因分析
Diagnosis and gene analysis of mixed infection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and avian leukemia virus-K subgroup作者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思南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565100
出 版 物:《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22年第53卷第2期
页 面:526-537页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一般164号) 贵州省级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286号)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GZJG20200035)
主 题:多杀性巴氏杆菌(Pm) 禽白血病病毒(ALV) K亚群 混合感染 基因分析
摘 要:【目的】明确引起贵州某规模化(20万羽)养殖场三黄鸡群发病的病因及科学用药,最大限度减轻经济损失,同时为规模化养殖场防控禽白血病和净化鸡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无菌采集送检病鸡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荚膜分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同时对采集病料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CR检测及gp85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成功分离获得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命名为Pm-GZXF2021;Pm-GZXF2021为荚膜A型Pm,具有黏附素(ptfA、hsf-1、hsf-2、pfhA、fimA和tad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外膜蛋白(ompA、ompH、plpB和oma87)和铁摄取(exbB、exbD、tonB、Fur、hgbB和hgbA)相关的毒力基因,同时携带有喹诺酮类的gyrB耐药基因和内酰胺类的tem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Pm-GZXF2021对米诺环素、丁胺卡那、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新霉素、头孢拉定、麦迪霉素及头孢哌酮等药物敏感,而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羧苄西林及头孢曲松等药物已产生耐药性;健康昆明小鼠在接种Pm-GZXF2021纯培养菌液(1.7×10;CFU/mL)后12 h内全部死亡,剖检可见昆明小鼠小肠均出现胶冻样浸润,肝脏肿大且伴有白色坏死灶。从病鸡的组织样品检测出ALV,命名为ALV-GZXF2021;由基于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ALV系统发育进化树可知,ALV-GZXF2021与5株ALV-K参考毒株处于同一分支,与A、B、D、E、J亚群处于不同分支,即ALV-GZXF2021属于K亚群。【结论】贵州某规模化养殖场三黄鸡群发病是由Pm与K亚群外源性ALV混合感染所致。因此,养殖场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一般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及疫苗接种等,尤其是建立无禽白血病的种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