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瓷上中国”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的形象与功能 收藏

“瓷上中国”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的形象与功能

The Image and Function of “China on Porcelain”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 Modernity

作     者:倪爱珍 Ni Aizhen

作者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出 版 物:《天津社会科学》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2期

页      面:109-1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陶瓷图像的文学叙事研究”(项目号:18AZW004)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陶瓷 现代性 文化他者 意识形态 乌托邦 

摘      要:16至19世纪中国外销瓷和西方“中国风瓷上的图像是西方认知、想象中国的重要途径,参与了西方的中国形象建构进程。当代形象学认为,异域形象不是类比意义而是参考系意义上的,因此对“瓷上中国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还需结合西方社会历史角度,由此才能全面清晰地梳理看似杂乱、实则有序的图像体系,发掘其历史与审美价值。以1750年前后为转折点,“瓷上中国形象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西方现代性进程中承担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他者功能:一是现代性形成期的奇幻中国———社会乌托邦的文化他者,图像题材包括中国战争、中国皇帝、中国世俗生活三大体系;二是现代性确立期的浪漫中国———审美乌托邦的文化他者。这些图像与西方浪漫主义、颓废主义等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书写紧密相关,文图之间的互释、互证、互补,可以启发人们重新思考米丽耶·德特利式的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