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沙眼衣原体的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沙眼衣原体的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Genotyping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solate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作     者:王千秋 叶顺章 钟铭英 张树文 Wang Qianqiu;Ye Shunzhang;Zhong Mingying;ZHANG Shuwen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 

出 版 物:《中华皮肤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年 卷 期:1998年第31卷第3期

页      面:156-1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主  题:沙眼衣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分型 

摘      要:目的 探讨对沙眼衣原体更为简便的分型方法及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基因 (omp1 )片段 ,以核酸内切酶作酶切 ,1 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色后观察带型分布。结果 扩增 1 5种血清型omp1基因 ,产物为 871bp的DNA片段。用AluⅠ酶切此片段 ,观察到 1 5种血清型呈现具有特征性的带型分布 ,但C组带型较难区别。再用HpaⅡ、HinfⅠ及EcoRⅠ三重酶切 ,则可将C组各型完全区分开来。对 74株沙眼衣原体临床株进行分型 ,发现E ,F ,G ,D在本观察人群中占优势 ,偶尔 ,也见到B ,H ,J等型别。还观察到 1例F/D混合型。沙眼衣原体的型别与临床表现之间未见有明显的关联 ,但发现D型感染者常为抗沙眼衣原体抗体高滴度者。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