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河套地区典型干线的形成及其在对流触发中的作用 收藏

河套地区典型干线的形成及其在对流触发中的作用

The formation of typical dry lines in Hetao and its role in triggering convection

作     者:张一平 俞小鼎 王迪 郝晓珍 王金兰 ZHANG Yiping;YU Xiaoding;WANG Di;HAO Xiaozhen;WANG Jinlan

作者机构: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 新乡市气象局新乡453000 

出 版 物:《气象学报》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80卷第1期

页      面:39-5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44) 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12102310025) 河南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Z201702、KM202002) 

主  题:干线 个例分析 结构特征 对流触发 河套地区 蒙古气旋 

摘      要:利用高空、加密地面、EC-ERA5(0.25o×0.25o)再分析和FY-2系列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1.25 km,红外5 km)等资料,对黄河河套地区3次典型干线的形成及其在对流触发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3次干线触发对流出现在中高纬度高空槽东移诱发蒙古气旋发展的背景下,高低空系统配置为前倾槽、高空西北气流及其携带的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河套暖区之上,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3次干线均为蒙古气旋形势下黄土高原西高东低缓坡地形特有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长600-800 km、宽80-100 km的显著干线呈北东北—南西南走向,与河套区域内海拔1300 m等高线走向基本吻合。受近于干绝热的下沉升温及高原西部下垫面非绝热加热快速升温降湿影响,在河套西部形成干热空气,其与东部暖湿气团在河套地区交汇是导致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3)干线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干线以西加热升温快,干线向东移动;夜间到凌晨干线西侧辐射降温快于东侧,干线向西后退。干线最强时段出现在14时(北京时,下同)前后,两侧露点梯度达10℃/(100 km)或以上,且伴有明显的偏西风和偏南风汇合(辐合)流场;(4)在干线及伴随的汇合(辐合)流场的作用下,13-14时初始对流在干线附近生成,随后在干线湿侧附近加强,形成明显的线状对流云带,在高空偏西气流引导下,对流云带东移发展并逐渐远离干线,在河套东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线状对流云带继续东移并扩展至地面干线以东约500 km的范围内,导致陕西中北部和华北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雷暴大风、局地冰雹甚至龙卷等强对流天气。根据河套地区3次典型干线的共同特征,给出了河套地区干线形成和强对流易发区的天气学模型,为今后同类天气形势下干线触发对流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和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