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特钠治疗血管性痴呆1例
Sodium oligomannate in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a case report作者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贵州贵阳550001
出 版 物:《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
年 卷 期:2022年第41卷第1期
页 面:60-62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gzwjkj2020-1-019)
摘 要:脑卒中是2019年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第三大致死及致残原因[1],而我国的卒中终生风险及疾病负担更为严重[2]。在发生脑血管事件后,部分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给个人及社会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极大负担。1993年,HACHINSKI教授首次提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3]。2018年,血管性认知损伤分类共识研究(Vascular Impairment of Cognition Classification Consensus Study,VICCCS)提出将VCI分为轻度VCI及重度VCI即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4]。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小组指出,目前多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加兰他敏、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美金刚)治疗VaD,但仍需更多的循证依据[5]。我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3]推荐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丁苯酞等药物用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且认为甘露特钠可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研究。甘露特钠是一种基于调控肠-脑轴的药物,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紊乱、纠正外周及中枢炎症,从而改善AD小鼠的认知功能[6]。Ⅲ期临床试验证实甘露特钠可以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7],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AD,但其治疗VaD的临床证据尚不充足。本文报道一例甘露特钠治疗VaD的病例,为临床治疗VaD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