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食道引流型喉管Ⅱ与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全麻患者气道管理效果... 收藏

食道引流型喉管Ⅱ与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全麻患者气道管理效果的比较

Efficacy of laryngeal tube suction Ⅱ versus 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 for airway management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作     者:王立中 胡小霞 常向阳 徐文平 WANG li-zhong;HU Xiao-xia;CHANG Xiang-yang;XU Wen-ping

作者机构: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嘉兴市市立三一医院麻醉科314000 

出 版 物:《中华麻醉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5期

页      面:588-5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主  题:喉面罩 麻醉 全身 

摘      要:目的 比较食道引流型喉管Ⅱ(LTSⅡ)与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用于全麻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手术全麻女性患者120例,年龄30—50岁,体重指数〈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PLMA组和LTSⅡ组,每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PLMA控制呼吸组(PC组)和PLMA自主呼吸组(PS组);LTSⅡ控制呼吸组(LC组)和LTSⅡ自主呼吸组(LS组)。记录置入成功情况,术前、手术开始后10min及术毕时控制呼吸患者PETCO2、气道峰压、肺顺应性和漏气率;自主呼吸患者呼吸平稳时呼气VY和PETCO2。拔管时观察呛咳、体动反应等发生情况,术后24h记录咽痛、舌麻、声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控制呼吸和自主呼吸时与PLMA比较,应用LTSⅡ的患者气道峰压升高(P〈0.05),余通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MA用于全麻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优于LTSH。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