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个人数据的刑法保护模式 收藏

个人数据的刑法保护模式

Rethinking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in the Criminal Law of China

作     者:劳东燕 

出 版 物:《刑事法学》 

年 卷 期:2021年第3期

主  题:个人数据 数据权利 数据滥用 虚拟财产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personal data data right data misuse virtual property GDPR 

摘      要:个人数据上汇集多方主体的不同性质的权益,它不同于一般的私权物品,也不宜作为公共用品。依据个人数据在不同场景中所涉权益的性质,我国刑法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共有四种模式,即经济秩序保护模式、人格权保护模式、物权保护模式与公共秩序保护模式。考察刑法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不足之处在于:对数据滥用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规制;有些罪名的适用无法准确揭示相应行为的不法本质;犯罪化不足与犯罪化过度的问题并存;对数据主体权益的保障显得不足。就刑法保护框架的合理化而言,需要在四个方面实现观念性的转变。个人数据虽具有财产或经济属性的面向,但不应归入财物或知识产权的范畴;虚拟财产不具备财物的特性,不应在一般意义上作为传统财产犯罪的对象。有必要从立法论与解释论两个层面,对我国刑法对个人数据的四种保护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