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陆地棉中G6主要性状主效和上位性QTL分析 收藏

陆地棉中G6主要性状主效和上位性QTL分析

Additive and Epistatic Effects QTL Analysis on Upland Cotton CRI-G6

作     者:张先亮 高俊山 宋国立 刘方 黎绍惠 刘克锋 楚宗艳 邵玉英 王坤波 Zhang Xianliang;Gao Junshan;Song Guoli;Liu Fang;Li Shaohui;Liu Kefeng;Chu Zongyan;Shao Yuying;Wang Kunbo

作者机构: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市农业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封47514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安阳455000 

出 版 物:《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 卷 期:2009年第7卷第2期

页      面:312-320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863计划(2003AA207051)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共同资助 

主  题:陆地棉 重组近交系 中G6 上位性 QTL分析 

摘      要: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ed line,RIL)中G6进行QTL定位,生育期性状共定位了主效QTL位点5个,上位性QTL位点4对,纤维品质性状定位了主效QTL位点1个,上位性QTL位点6对,产量性状定位了主效QTL位点3个,上位性QTL位点5对。其中定位的果枝始节、吐絮期、上半部平均长度、衣分的主效QTL位点均距离最近标记1cM以下,这有利于在育种实践中主效QTL跟踪检测。定位的霜前花率主效QTL位点具有较高的加性效应和遗传贡献率,应进行QTL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将会对早熟性育种工作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定位的马克隆值、衣分和子指总的遗传贡献率均在30%以上,对性状特征均影响显著。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验证了前人有关数量性状遗传符合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的论断,认为此模型是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有效途经;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进行A、D亚基因组定位,并对主效及上位性QTL位点在A、D亚基因组上的分布及互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文认为上位性QTL位点和主效QTL位点一样在物种遗传变异和聚合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