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94 篇 期刊文献
  • 1,019 篇 会议
  • 18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0,9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998 篇 农学
    • 7,048 篇 作物学
    • 1,732 篇 园艺学
    • 649 篇 植物保护
    • 333 篇 林学
    • 25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66 篇 畜牧学
    • 107 篇 草学
  • 879 篇 工学
    • 436 篇 生物工程
    • 146 篇 林业工程
    • 136 篇 农业工程
    • 9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9 篇 水利工程
    • 2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855 篇 理学
    • 720 篇 生物学
    • 116 篇 生态学
    • 16 篇 化学
  • 360 篇 医学
    • 32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2 篇 中西医结合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5 篇 管理学
    • 17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4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1 篇 工商管理
    • 11 篇 公共管理
  • 32 篇 经济学
    • 28 篇 应用经济学
  • 27 篇 教育学
    • 27 篇 教育学
  • 11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中国史
  • 8 篇 法学
  • 6 篇 文学
  • 3 篇 艺术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001 篇 栽培技术
  • 750 篇 产量
  • 749 篇 选育
  • 744 篇 小麦
  • 472 篇 特征特性
  • 454 篇 水稻
  • 364 篇 育种
  • 312 篇 玉米
  • 285 篇 品种
  • 273 篇 棉花
  • 210 篇 新品种
  • 202 篇 农艺性状
  • 201 篇 花生
  • 201 篇 栽培
  • 188 篇 高产
  • 183 篇 大豆
  • 167 篇 冬小麦
  • 153 篇 谷子
  • 153 篇 种质资源
  • 127 篇 品质

机构

  • 87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05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352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333 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241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210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200 篇 海南大学
  • 199 篇 青海大学
  • 16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126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2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 119 篇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111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08 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101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00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94 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92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91 篇 扬州大学
  • 89 篇 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22 篇 张改生
  • 92 篇 何炼
  • 80 篇 林荔辉
  • 61 篇 韦树谷
  • 59 篇 王国印
  • 53 篇 赵红霞
  • 49 篇 田静
  • 47 篇 王瑾
  • 46 篇 闫龙
  • 45 篇 宋亚辉
  • 45 篇 王军
  • 45 篇 程增书
  • 43 篇 龚一耘
  • 40 篇 叶鹏盛
  • 38 篇 邱丽娟
  • 38 篇 杨晓
  • 37 篇 蒋鹏
  • 37 篇 张吉旺
  • 37 篇 祁建民
  • 36 篇 张丽华

语言

  • 10,99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10998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青海小麦一年四代繁育技术指标研究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 1999年 第4期19卷 24-26页
作者: 王志伟 胡冬梅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青海气候特点,以露天和塑料棚结合促进种子后熟、光温春化等措施,实现了小麦一年4代的繁育技术。探索了各世代适宜播种期,补充了破除种子休眠技术,建立了优化配方施肥方案,确定了各世代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控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小麦几个“矮源”品种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1992年 第2期18卷 90-98页
作者: 朱国华 林志珊 辛志勇 庄巧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研究选用矮变1号、冬协2号为主要矮源,通过株高的常规遗传分析、单体分析和赤霉酸(GA_3)鉴定,分析了矮源品种矮秆基因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矮变1号受一对不完全显性矮杆基因控制,其株高和胚乳皆对 GA_3不敏感。蚰包的衍生系冬协2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Ⅰ.矮源类型分析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1995年 第5期21卷 579-586页
作者: 程治军 严育瑞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以已知基因型的7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作为参考系,通过对八倍体小黑麦与矮秆小麦的杂种F_2株高分布的分析,和各矮秆小麦对赤霉酸反应的测定,对8个矮源不清的矮秆小麦分别认定了它们的基因型。根据降秆主基因的不同,将总数15个矮秆小麦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PEG胁迫及复水对春小麦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 第6期30卷 836-841页
作者: 叶景秀 姚有华 谢德庆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重要途径,而干旱胁迫是抑制植物光合作用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为了研究春小麦苗期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的光合特性,本研究选用青海省旱地主栽品种‘阿勃’和水地主栽品种‘青春38’,在人工气候箱里进行PEG-...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具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早稻品种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 第2期23卷 183-186页
作者: 夏明元 李进波 张建华 万丙良 戚华雄 湖北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武汉430064
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 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冬型小麦品种开花至成熟的气候条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
收藏 引用
耕作与栽培 1989年 第6期9卷 60-62,10页
作者: 刘淑贞 曹广才 吴东兵 河北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石家庄的小麦生态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年度和播期中,部分冬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春播期中的样品蛋白质含量比秋播期中为高。气候条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重要影响。开花至成熟期间的日平均温度较高,夜温较高,日长较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西藏春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12年 第4期21卷 35-41页
作者: 相吉山 马晓岗 穆培源 陈丽华 徐红军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新疆石河子832000 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832000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西宁810016
对国家种质库提供的774份春小麦地方品种9个主要性状进行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春小麦地方品种植株总体较高(126.1 cm),生育期较长(135.2 d),穗长9.5 cm,单株有效分蘖5.9个,单穗小穗数19.9个,每小穗粒数平均3.5粒,穗粒数51.8粒,穗...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3年 第1期39卷 118-125页
作者: 姚艳梅 柳海东 徐亮 杜德志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青海西宁810016
以春性恢复系与半冬性品种(系)杂交后选育的16份新春性恢复系及其4个亲本系[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材料间的遗传差异,同时利用以上2个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青稞和豌豆根系形态和养分效率对种植模式和施肥水平的响应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年 第6期29卷 1048-1059页
作者: 郭童鑫 姚晓华 吴昆仑 姚有华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青海西宁810016 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 青海西宁810016
【目的】禾豆混作可显著改变作物根系形态,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量,提高系统产量。我们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单作和混作体系中青稞和豌豆的根系形态与养分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两因素三水平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在青海大学试验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不同产区花生青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年 第3期37卷 1349-1355页
作者: 华丽霞 何炼 蒋秋平 曾华兰 叶鹏盛 韦树谷 黄玲 代顺冬 四川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重要的毁灭性病害。本研究将菌落PCR引入到花生青枯菌的鉴定及基因组研究工作中,通过菌落PCR直接对四川内不同花生产区收集得到的花生青枯病菌进行菌株鉴定并对供试菌株的重要功能基因phcA、hrp以及kcp进行遗传多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