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071 篇 期刊文献
  • 3,776 篇 学位论文
  • 39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3,24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392 篇 文学
    • 4,66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38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05 篇 新闻传播学
  • 1,852 篇 教育学
    • 626 篇 教育学
    • 140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88 篇 体育学
  • 1,322 篇 法学
    • 772 篇 社会学
    • 228 篇 民族学
    • 169 篇 政治学
    • 13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30 篇 历史学
    • 868 篇 中国史
    • 308 篇 考古学
    • 102 篇 世界史
  • 1,027 篇 哲学
    • 1,027 篇 哲学
  • 605 篇 理学
    • 130 篇 生物学
    • 115 篇 生态学
    • 69 篇 天文学
    • 66 篇 地理学
  • 560 篇 艺术学
    • 32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20 篇 美术学
    • 71 篇 艺术学理论
  • 550 篇 工学
    • 83 篇 水利工程
    • 7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6 篇 城乡规划学
  • 292 篇 管理学
    • 116 篇 公共管理
    • 10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71 篇 经济学
    • 203 篇 应用经济学
    • 82 篇 理论经济学
  • 241 篇 医学
    • 112 篇 临床医学
  • 151 篇 农学
  • 5 篇 军事学

主题

  • 105 篇 文学
  • 92 篇 中国
  • 78 篇 文学批评
  • 78 篇 人类中心主义
  • 66 篇 自然
  • 55 篇 语言
  • 51 篇 文化研究
  • 44 篇 高中语文
  • 42 篇 邮发代号
  • 42 篇 江苏省教育厅
  • 42 篇 大众文化
  • 41 篇 清代
  • 38 篇 比较文学
  • 38 篇 隐喻
  • 37 篇 语言学
  • 36 篇 影响
  • 36 篇 西安市
  • 36 篇 生态批评
  • 35 篇 教学设计
  • 35 篇 主体性

机构

  • 4,779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15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0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4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306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01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280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51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248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40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89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70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68 篇 西安外国语大学
  • 164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6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55 篇 西北大学
  • 153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49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38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35 篇 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16 篇 赵勇
  • 66 篇 王一川
  • 62 篇 李春青
  • 57 篇 赵学勇
  • 46 篇 陶东风
  • 46 篇 黄春长
  • 45 篇 庞奖励
  • 45 篇 童庆炳
  • 38 篇 任竞泽
  • 36 篇 查小春
  • 33 篇 李永平
  • 33 篇 张玉能
  • 33 篇 李珺平
  • 29 篇 王伟
  • 28 篇 黄伟林
  • 27 篇 胡卫平
  • 27 篇 赖大仁
  • 27 篇 肖明华
  • 26 篇 李继凯
  • 26 篇 陈雪虎

语言

  • 13,24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1324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公安派的奇人观及其文学姿态之生成研究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22年 第1期42卷 208-217页
作者: 陈刚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710119
受心思潮影响,公安派文人认为常和奇并非事物本身所具备的物质属性,而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感觉性概念,由此得出不能以一己见闻来定义、衡量整个世界的观点。为了达到“视奇为常”的精神境界,公安派文人往往对奇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通向“具体分析”的道路——从《怎么办?》重新认识阿尔都塞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3年 第6期 160-169页
作者: 陈越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作为阿尔都塞在个人悲剧发生前所写的最后一部长篇遗稿,《怎么办?》有一种难以说明的性质。通过追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在其全部著作中留下的线索,揭示它在阿尔都塞“自我批评”的开端上占据的隐秘的中心地位,证明它在概念加工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学人类学:中国本土特色的人文新科——《叶舒宪术文集》总序
收藏 引用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9年 第2期 3-6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1966年夏,我挥泪作别生活了12个年头的首都北京,独自登上绿皮火车,观望着"西去列车的窗口",转来到陕西西安。这便是个人命运中与陕西这个省份结缘的开端。当时根本无法预料的是,1971年在西安市第四十一中毕业时,本应随应届毕业生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人神”到“神人类”:俄国文学中的“父与子”主题嬗变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2023年 第3期 193-217页
作者: 李雪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一般认为,在十九世纪的俄国,由屠格涅夫开创的父与子主题呈现出逐步走向激进的西方化道路的趋势,即所谓片面地神化人类使命的“人神”过程。然而本文认为,俄国文艺中父与子主题中所隐含的“神人类”传统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线索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个在批评界渐冷的作家——杜鹏程创作的人民性价值再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23年 第6期 71-76页
作者: 杨玲娜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21世纪以来,相比于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的热评现象,杜鹏程研究显得异常寂寥。然而从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杜鹏程以火热的激情、深刻的洞察能力和磅礴的艺术构思,将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汇入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移人性情”与“移情”--现象视域下的儒家教化观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批评 2022年 第2期 112-120,M0005页
作者: 汪群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研究中心 南昌330022
儒家教化“移人性情”观与西方现象中的“移情”(共通感知)理论颇有相通之处,具体包括:二者均强调对主体精神的超越性,教化接受主体的认知本质表现为异己感与同感并存;二者都具有重要的人格构造作用,儒家教化“移人性情”有去欲复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新世纪中国抗疫文学的人民性与共同美——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 2022年 第6期6卷 104-111页
作者: 李继凯 马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延安文艺和其他解放区文艺、新中国文艺和新时期文艺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新世纪的中国抗疫文学也承续着这种“红色文艺”传统,始终坚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秉中其人——从新发现的《鲁迅先生遗书一束》谈起
收藏 引用
文学史料 2023年 第2期 11-22页
作者: 袁洪权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
“李秉中”是《鲁迅全集》的书信和日记中出现多次的重要人名,贯穿于1924年1月至1936年7月。此前界对李秉中的关注,依据的文献以鲁迅的书信和日记为主,并无当事人李秉中的陈述文字。现从南京版《新民报》1936年10月26日第4版钩沉出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作为能指的面容
收藏 引用
江西师范大学报(哲社会科版) 2022年 第1期55卷 44-56页
作者: 傅修延 江西师范大学叙事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22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 江西南昌330022
面容是一种表意的能指,人之为人在于有一张被内在精神“照耀”的脸。人类可以用无数创造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但最好的证明还是自己这副经历了漫长演化过程的面容。前语言阶段的面容沟通是往后一切沟通手段的根本、基础和出发点,人类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叙事作品中钟声的功能与特质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 2018年 第4期4卷 128-133页
作者: 邱宗珍 江西师范大学叙事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
中外叙事作品中都有对钟铃之声的大量书写,这些书写往往构成叙事作品的华彩乐章,甚至成为点睛之笔。钟声在故事讲述人笔下有许多妙用:有的催促故事中的行动,有的参与事件进程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有的在故事的多个空间自由穿梭,起到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