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26,214 篇 期刊文献
  • 66,898 篇 学位论文
  • 12,297 篇 会议
  • 2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905,4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4,520 篇 法学
    • 93,04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4,580 篇 政治学
    • 44,128 篇 法学
    • 42,205 篇 社会学
    • 12,159 篇 民族学
    • 6,896 篇 公安学
  • 174,719 篇 哲学
    • 174,135 篇 哲学
  • 164,037 篇 管理学
    • 67,142 篇 公共管理
    • 47,287 篇 工商管理
    • 41,62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3,98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9,16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50,872 篇 文学
    • 87,26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5,534 篇 新闻传播学
    • 31,29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16,676 篇 教育学
    • 90,498 篇 教育学
    • 13,735 篇 体育学
    • 12,95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93,359 篇 经济学
    • 71,421 篇 应用经济学
    • 28,924 篇 理论经济学
  • 56,484 篇 历史学
    • 41,638 篇 中国史
    • 14,733 篇 世界史
    • 9,973 篇 考古学
  • 41,397 篇 工学
    • 9,679 篇 城乡规划学
    • 7,282 篇 建筑学
  • 35,422 篇 艺术学
    • 13,773 篇 美术学
    • 9,965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8,61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5,040 篇 医学
    • 6,92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9,738 篇 理学
    • 6,050 篇 数学
  • 5,849 篇 农学
  • 1,157 篇 军事学

主题

  • 12,269 篇 马克思
  • 9,664 篇 中国
  • 9,312 篇 哲学
  • 8,458 篇 大学生
  • 8,388 篇 马克思主义
  • 6,864 篇 高校
  • 6,217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5,455 篇 实践
  • 4,787 篇 对策
  • 4,667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4,598 篇 文化
  • 4,304 篇 发展
  • 4,299 篇 中国共产党
  • 4,281 篇 自由
  • 4,229 篇 价值
  • 3,996 篇 创新
  • 3,990 篇 影响因素
  • 3,739 篇 现代性
  • 3,339 篇 新时代
  • 3,139 篇 方法论

机构

  • 22,477 篇 南京大学
  • 22,19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0,141 篇 北京大学
  • 19,524 篇 武汉大学
  • 15,945 篇 复旦大学
  • 15,69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5,50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5,430 篇 吉林大学
  • 13,832 篇 山东大学
  • 13,265 篇 南开大学
  • 12,158 篇 中山大学
  • 11,06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0,521 篇 河南大学
  • 9,980 篇 浙江大学
  • 9,897 篇 苏州大学
  • 9,759 篇 四川大学
  • 9,75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9,756 篇 清华大学
  • 9,403 篇 厦门大学
  • 9,36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489 篇 李娜
  • 385 篇 张敏
  • 348 篇 王伟
  • 335 篇 郑毓信
  • 287 篇 张静
  • 286 篇 李萍
  • 285 篇 杨国荣
  • 281 篇 李丽
  • 271 篇 王静
  • 262 篇 陈伟
  • 261 篇 李刚
  • 261 篇 王芳
  • 258 篇 张亮
  • 248 篇 张一兵
  • 234 篇 李丹
  • 234 篇 刘伟
  • 230 篇 张杰
  • 226 篇 张颖
  • 224 篇 王健
  • 217 篇 张涛

语言

  • 904,811 篇 中文
  • 446 篇 英文
  • 154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迈阿密大学哲学系"
9054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显象”知识可以反驳知识论证吗?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4年 第1期 17-36页
作者: 陈禹锟 迈阿密大学哲学系
作为一个反物理主义论证,“知识论证”试图通过诉诸世界中存在现象特征这一直觉,引导我们认可世上不仅存在非物理的知识,而且存在非物理的现象本体事实。近年来受到热议的“新知识—旧事实观”论证了现象概念能充分得到物理说明,并...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罗吉尔·培根自然哲学中的质料多元论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4年 第3期46卷 80-89页
作者: 濮若一 马睿智 波尔图大学哲学系 鲁汶大学哲学系 不详
“质形论”主张所有的物体都由质料和形式构成。该理论是前现代欧洲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和争议的理论之一。它在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方面要面对诸多难题,尤其是质料和形式的本体论地位,以及自然物体(元素和混合物)的本体论构成。围绕上述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乌班图机器人:迈向跨文化机器人学的关系型概念框架
收藏 引用
哲学分析 2024年 第3期15卷 131-145,199页
作者: [奥]马克·考科尔伯格 周丽昀(译) 伍佳琪(译)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系 上海大学哲学系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近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交机器人的文化维度。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哲学框架将“机器人在什么意义上与文化相关以及如何与文化相关”这一议题概念化。此外,一种更具文化多样性和关系性的社交机器人学路径,能够强调技术在应对现代性挑战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本马克思主义的物象化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外理论动态 2024年 第3期 64-72页
作者: 孙佳 清华大学哲学系
“物象化”是19世纪中期马克思所使用的概念,旨在通过揭示“关系表现为物”这一机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对人的统治的现状。1960年代末,以广松涉为代表的日本学者深耕“物象化理论”研究领域,形成不同的理论流派,引起国际学界的广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资本论》的科学现象结构
收藏 引用
哲学分析 2024年 第3期15卷 18-32,196页
作者: 曹志平 杨思维 厦门大学哲学系
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是《资本论》科学现象学的基础本体论。《资本论》从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理解科学,阐述和呈现出一幅系统的本体论的由科学的现象结构构成的科学图景。《资本论》的“科学的应用—科学”的现象结构,普遍适用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陆世仪的“气质之性”说及其性一元论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 2024年 第2期 102-107,128页
作者: 申祖胜 厦门大学哲学系
在人性问题上,陆世仪提出合理与气方有性之名,性只在气中,他极力提倡“气质之性”的人性一元论。与此相应,陆世仪主张“性善只在气质”,他将性善之“善”定位在人性的发用层面,而非天道的流行层面,以此有效突出道德实践工夫在个人“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精神哲学”的现代展开:张学智教授的中国哲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 2024年 第2期 33-38页
作者: 高海波 清华大学哲学系
张学智老师认为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他认为这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在其中,他特别重视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融合了王阳明、贺麟、黑格尔、牟宗三思想的要素,张老师将其发展为“精神”的概念,用以阐释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联思维与时令月令系统探论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24年 第1期 68-76页
作者: 丁四新 清华大学哲学系
论证世界和谐与万物生成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目的。关联思维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思维本质。所谓关联思维,指通过对偶、象征、隐喻、类比或类联、感应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战国中晚期,阴阳关联思维和五行关联思维成为主要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春秋学“行夏之时”说的汉宋之辩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24年 第7期 36-42页
作者: 黄铭 重庆大学哲学系
“行夏之时”是《论语》中孔子答颜渊问“为邦”的一项举措,在春秋学中则贯彻为两种学说:一为汉代何休的“不显改周正”说,二为宋代的“夏时冠周月”说。前说持不固定之四时观,将“行夏之时”理解为“通三统”中的改正朔;且以孔子为素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至无为用”:支道林对玄学的佛学诠释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 2024年 第5期 70-75页
作者: 刘伊玲 清华大学哲学系
支道林在“有无之辨”的主题中以佛学诠释玄学。通过对支道林与王弼、郭象的玄学进行比较,支道林将“至无”诠释为“般若智”,在修道论与认识论等不同主题中,赋予了“有与无”“一切种智与般若智”“有相与无相”“众生与诸佛”等互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