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广西进行考察时,曾提出"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和文化说话",重点强调了加强历史与文物的保护研究,弘扬传统文化。同年,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与保护传承,被纳入"全民健身工程"。在党的十八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并将传统中国文化视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强软实力"。传统文化具备深刻思想和深远的意义。对于我们坚持道德规范和道德基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侠家拳在广东省属一种较有名气的传统拳术。相传侠家拳起源于清朝,由少林和尚开始传出。于80年代在各大武术赛事中逐渐出现。但在近十几年的流逝,侠家拳在内地的影响力逐渐萎缩。为理清其源流与内容,挖掘其内容,为侠家拳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理论的归纳。本文通过口述史方法,在四个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找出侠家拳在国内外推广存在的问题及阻碍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将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及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研究方法:口述史法,以口述史的方法对侠家拳的传承人邓镇江师傅及其同门师兄弟及弟子进行深度访谈,主要包括受访者的习经历以及对习拳认识等。文献资料法,通过广东省武术协会侠家拳会、广东省图书馆、搜集相关专著;运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核心集、维普网等资源数据库查阅广泛阅读有关侠家拳的相关内容、借助Safari、Yahoo、Bing、Baidu等搜索引擎查阅相关的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和分析侠家拳的拳术历史与现状,寻找出该领域研究的突破点。观察法,通过到广州烈士陵园、锦涛国术馆直接观察受访者及其徒弟们演练侠家拳。通过间接观察20世纪80年代在各大比赛中录制的视频和受访者发给笔者的侠家拳套路演练视频,分析其动作技术。研究结果:(1)侠家拳乃知名南派拳种,迄今有150多年的历史,王隐林,别名王飞龙,生于武术世家,王隐林结合毕生所学在黄沙和宝华西关两地创编的武技创编了极具技击的侠家拳,因历史变迁黄沙和宝华西关两地并入宝华路,在侠家拳传承过程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邓锦涛、邓镇江等主要传承人。(2)侠家拳术基本内容包括:侠家十四式基本拳法、侠家小罗汉拳简化套路、侠家小罗汉拳为初级拳,它的动作虽然简单,但是活动范围极大,拳法刚烈,套路多以抛拳、冲拳的连贯性为主。表演风格舒展大方,多用于螺旋劲,离心劲。短打时也有寸劲半柔半刚,所以也有着绵里藏针之称。侠家虎鹤双斗拳为中级拳,以练虎爪、鹤顶手等手法为主,注重身形的锻炼、侠家大罗汉拳为高级拳,以练身法躲闪的过程中,连消带打、不招不架的实战功夫、侠家单剑刀侠家单剑刀具有独特的形状,似刀也似剑,握柄长,刀身细、侠家梅花枪梅花枪主要用于固定枪支,辅以扫枪,使用更有特色的长短枪法等套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侠家十四式基本拳法:抛、扑、直、扱、插、切、钻、照、天、冲、揽、挂、捎、鞭"。(3)侠家拳称侠家拳为绵里针,其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出拳风刚烈,精于技击;长桥大马,大开大合,刚柔相济;善于闪打巧打;实战和训练犹如散打搏击般;在套路演练上,以拳意引领,舒展流畅,可刚可柔,分两种态势:若气盛者则可快打,如龙腾虎跃,演格斗之境;若气弱者则可慢练,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风格,重打意和养生,即为内家拳,二者相合实为内外家一体。(4)侠家拳的主要传承方式有同门师兄弟传承和师徒的传承两种模式同门师兄弟的传承是出自同个师傅的教学,师兄弟之间其对于武术传承工作有不同的看法,但对武术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师徒传承是一种扩大化的血缘传承,师徒传承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的。(5)侠家拳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与竞技武术套路的冲突:竞技武术在体操、舞蹈、杂技难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而侠家拳的难度在于劲力和神韵的展现,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表现。侠家拳的理论专著研究缺乏的问题:运动训练理论和相关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各项运动的训练活动,关于侠家拳的理论专著却相当缺乏,结合侠家拳的训练,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对侠家拳的理论专著记载应更加重视。研究结论:(1)侠家拳由王隐林创编,其发源地在宝华路,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邓锦涛、邓镇江等人。(2)侠家拳套路包括:侠家十四式基本拳法、侠家小罗汉拳简化套路、侠家小罗汉、侠家虎鹤双斗拳、侠家大罗汉、侠家单剑刀、侠家梅花枪等。(3)侠家拳传承方式主要有,同门师兄弟传承和师徒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与竞技武术套路的冲突及专著理论缺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