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951 篇 期刊文献
  • 20,132 篇 学位论文
  • 3,589 篇 会议
  • 2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81,6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7,779 篇 文学
    • 43,97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7,13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872 篇 新闻传播学
  • 9,656 篇 法学
    • 6,291 篇 社会学
    • 2,286 篇 民族学
    • 71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62 篇 政治学
    • 271 篇 法学
  • 7,489 篇 教育学
    • 6,745 篇 教育学
    • 589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006 篇 艺术学
    • 3,01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182 篇 美术学
    • 459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7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20 篇 艺术学理论
  • 4,663 篇 历史学
    • 3,978 篇 中国史
    • 1,220 篇 考古学
    • 311 篇 世界史
  • 3,376 篇 哲学
    • 3,371 篇 哲学
  • 2,264 篇 工学
    • 99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903 篇 软件工程
    • 23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37 篇 管理学
    • 761 篇 公共管理
    • 48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9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26 篇 工商管理
  • 1,742 篇 医学
    • 887 篇 临床医学
    • 26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0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20 篇 理学
  • 442 篇 经济学
    • 351 篇 应用经济学
  • 264 篇 农学
  • 34 篇 军事学

主题

  • 1,413 篇 翻译
  • 1,231 篇 语言
  • 1,099 篇 翻译策略
  • 1,018 篇 中国
  • 658 篇 文化
  • 551 篇 文学翻译
  • 533 篇 诗歌
  • 479 篇 小说
  • 436 篇 文学
  • 431 篇 汉语
  • 383 篇 语料库
  • 379 篇 目的论
  • 358 篇 意象
  • 343 篇 翻译方法
  • 341 篇 隐喻
  • 338 篇 影响
  • 328 篇 意识形态
  • 320 篇 《红楼梦》
  • 307 篇 鲁迅
  • 302 篇 文化负载词

机构

  • 2,355 篇 复旦大学
  • 2,074 篇 北京大学
  • 1,978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1,78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740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57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395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335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287 篇 南京大学
  • 1,27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31 篇 厦门大学
  • 1,088 篇 中山大学
  • 1,065 篇 四川大学
  • 1,053 篇 武汉大学
  • 989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926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1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907 篇 浙江大学
  • 899 篇 山东大学
  • 89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4 篇 张积家
  • 48 篇 彭泽润
  • 44 篇 邬国平
  • 42 篇 陈晨
  • 41 篇 张杰
  • 41 篇 叶晔
  • 38 篇 张颖
  • 36 篇 张璐
  • 35 篇 王立
  • 34 篇 李娜
  • 32 篇 黄卓越
  • 31 篇 刘佳
  • 30 篇 刘云
  • 30 篇 张民权
  • 30 篇 刘涵之
  • 30 篇 吴礼权
  • 29 篇 庄桂成
  • 29 篇 戴庆厦
  • 28 篇 刘杰
  • 28 篇 屈玉丽

语言

  • 81,464 篇 中文
  • 133 篇 英文
  • 77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石河子大学中国语言语言学文学系"
816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虎”意象的寓意与《金瓶梅》的欲望主题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24年 第1期44卷 76-83页
作者: 朱海啸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虎”在《金瓶梅》中是一个象征欲望的意象。词话本中以武松打虎开篇,通过武松打虎与小说其他情节的映射,警示读者“虎中美女”,即色欲的危险;崇祯本第一回则暗写武松打虎,明写玉皇庙观虎,通过二者的互相映射,揭示了财色之欲诱惑与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福建连城客家话本字、用字问题六则
收藏 引用
方言 2024年 第1期46卷 1-20页
作者: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暨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
本文讨论在编写《连城方言词典》时碰到的本字或用字问题,共收六则,可大体呈现该词典在本字及用字处理问题上的原则和方法。包括:①另觅本字:[爫寸];②择善而从:笮;③从善如流/不约而同:[戾攴][乞攵];④突破“现有规范”:嘀嗒;③引玉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郑正秋电影创作中的“记者意识”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4年 第9期 76-88页
作者: 黄桢 西南大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因郑正秋在戏影界的重要地位,学界对其讨论已汗牛充栋。近年来,郑正秋剧评的重要性也在逐渐被发掘。但目前看来,相关研究集中在对剧评本身以及剧评与其后期影评的关系上,还尚未注意到剧评中的“记者意识”在郑正秋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一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AI能通过“画钟测试”吗?--大脑电影、AI算法与阿兹海默症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24年 第9期 34-43页
作者: 周厚翼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德勒兹的“大脑电影”构想指向了“大脑-电影-世界”同构的“神话”,“人工智能(AI)电影”可被视作大脑电影的现实摹本和技术修辞。AI算法不仅加速了电影的“脑膜化”和“脑膜”的“电影化”,还延展了“大脑电影”与“AI电影”的范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出土墓志视野下的北朝民族文学新观察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2024年 第9期 35-48页
作者: 龙成松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土墓志为讨论北朝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首先,墓志材料显示北朝时期中央文馆、各级王府中民族文学互动、交流频繁,是北朝民族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驱动力。其次,墓志突出的家族性特征还表明,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融通集部与体式观照——钱锺书《容安馆札记》中的宋词批评及其学术价值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24年 第3期 215-223页
作者: 赵惠俊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散见讨论宋词的文字七万余,集中呈现了钱锺书的宋词研究成果。《容安馆札记》的基本论词方式是考索语典源流,不仅指明了许多词句的宋前诗歌语典渊源,还向下揭示出宋词对于戏曲小说的影响。这样的论词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实践论”转向与当代艺术危机的应对方式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4年 第6期 106-112页
作者: 王曦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世纪初,马赛尔·杜尚在他的工作室中,以安装在椅上的自行车轮(Bicycle wheel, 1913)、固定在天花板上的衣帽架(Hat Rack, 1917)、连锁商店买来的小便池(Fountain, 1917)挑衅了纽约艺术界关于“艺术”的所有常规惯例。倘若杜尚彼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味”论在中国戏曲批评中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 2024年 第5期 148-160页
作者: 陈威俊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戏曲批评中的“味”论萌芽于元代,其产生深受诗词“味”论影响,所论涉及表演、音律、曲体风格等多方面。至明代,曲“味”论发展成熟,“味”成为戏曲批评的常用术语,频繁出现在有关曲辞、曲风、关目、曲唱的评点中。清代文人则... 详细信息
来源: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改“冤屈”为“怨恨”:《窦娥冤》初译本考异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4年 第6期 108-119页
作者: 斯维 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838年,《窦娥冤》由启蒙思潮下重视女性平民主人公的法国汉学家巴赞首次翻译。比勘译本与所据臧本发现,他总体上强调“极致审慎忠实”,唯对窦娥唱词改持“翻译不是屈从”的理念。巴赞把窦娥的“冤”,译为由休谟列入悲剧情绪的“怨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淡”与“抒情自我”——抒情传统视域下“淡”范畴的重新审视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24年 第4期44卷 172-182页
作者: 曹舟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本文从抒情传统的视域讨论“淡”与“抒情自我”,源自对抒情“主体性”的发现与思考。文章基于中国文化“言志”与“抒情”的统一,从抒情传统的理论体系、庄学的发展脉络透视“淡”与“抒情自我”的关系。先由主体性、境界、物我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