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525 篇
期刊文献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530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308 篇
农学
16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93 篇
林学
20 篇
作物学
17 篇
畜牧学
16 篇
园艺学
15 篇
草学
6 篇
植物保护
211 篇
理学
139 篇
生态学
32 篇
大气科学
27 篇
生物学
9 篇
地理学
7 篇
地质学
114 篇
工学
46 篇
农业工程
28 篇
林业工程
25 篇
水利工程
1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9 篇
土木工程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20 篇
医学
1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16 篇
管理学
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6 篇
公共管理
2 篇
工商管理
6 篇
经济学
4 篇
理论经济学
2 篇
应用经济学
1 篇
法学
主题
28 篇
民勤
24 篇
石羊河下游
22 篇
种子萌发
20 篇
黑果枸杞
19 篇
土壤水分
17 篇
退耕地
17 篇
河西走廊
16 篇
青土湖
16 篇
荒漠植物
16 篇
物种多样性
15 篇
土壤养分
15 篇
梭梭
12 篇
民勤绿洲
12 篇
发芽率
12 篇
沙米
11 篇
石羊河流域
10 篇
白刺
10 篇
干旱胁迫
9 篇
幼苗生长
9 篇
温度
机构
162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88 篇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
74 篇
甘肃农业大学
60 篇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
40 篇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
28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20 篇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
2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1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15 篇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
15 篇
甘肃省风沙灾害防...
13 篇
兰州大学
13 篇
甘肃河西走廊森林...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12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12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10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10 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
10 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作者
64 篇
徐先英
64 篇
郭春秀
62 篇
赵鹏
62 篇
刘虎俊
61 篇
张莹花
59 篇
魏林源
57 篇
刘淑娟
56 篇
马全林
54 篇
王方琳
49 篇
李得禄
48 篇
郭树江
46 篇
柴成武
46 篇
袁宏波
46 篇
孙涛
45 篇
刘世增
42 篇
王理德
41 篇
屈建军
40 篇
陈芳
40 篇
姜生秀
37 篇
李银科
语言
5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
"机构=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共
5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不同土壤结皮中水分和温度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25年 第1期34卷 161-168页
作者:
姜生秀
张裕年
段晓峰
赵鹏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3000
研究
不同土壤结皮中水分和温度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梭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指导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裸沙为对照,利用控制试验
研究
不同土壤结皮(苔藓、地衣)中温度(10℃、25℃和35℃)和水分胁迫(重度、轻度和正常...
详细信息
研究不同土壤结皮中水分和温度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梭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指导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裸沙为对照,利用控制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结皮(苔藓、地衣)中温度(10℃、25℃和35℃)和水分胁迫(重度、轻度和正常浇水)及其互作对梭梭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在同一水分条件下,相比低温(10℃)和室温(25℃),高温(35℃)提高梭梭种子在苔藓结皮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缩短萌发进程,相比低温和高温,室温提高其在地衣结皮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且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梭梭幼苗胚根长均呈上升趋势。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裸沙和2种结皮中,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梭梭种子出苗进程均逐渐缓慢并且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降低,且梭梭幼苗胚根长和胚芽长均呈下降趋势。在裸沙和2种土壤结皮中,相比室温、高温和正常浇水,低温和水分胁迫(重度和轻度)均推迟了梭梭种子的发芽高峰期并降低最大峰值。在同一水分和温度条件下,梭梭种子在2种结皮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高于裸沙。由此可得,相对于裸沙,土壤结皮的存在有益于梭梭种子的萌发,且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对于苔藓结皮,高温条件下梭梭种子的萌发效果好于室温和低温,而对于地衣结皮,室温条件下的萌发效果好于高温和低温。
关键词:
梭梭
土壤结皮
水分
温度
发芽率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干旱胁迫对沙蒿叶片水分含量、光合特性及抗氧
化
酶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0卷 42-50页
作者:
柴成武
王方琳
赵鹏
付贵全
唐卫东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省
荒漠化
与
风沙
灾害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甘肃武威733000
以2年生沙蒿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条件沙蒿叶片水分含量、光合特性及抗氧
化
酶活性,分析各指标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变
化
特征、响应机制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揭示沙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干...
详细信息
以2年生沙蒿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条件沙蒿叶片水分含量、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各指标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响应机制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揭示沙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增加,沙蒿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持续降低,叶片水分亏缺(RWD)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沙蒿总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增加而持续降低,胁迫30 d时均降为最小值,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胁迫时间增加逐渐升高;3)沙蒿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主要气体交换参数对土壤水分都表现出明显的阈值响应,适宜进行正常光合生理活动的土壤含水率阈值为6.48%~17.51%;4)沙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随干旱胁迫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平缓上升趋势;5)沙蒿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增加而升高,持续干旱胁迫导致MDA大量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随胁迫时间增加而升高,30 d时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能对干旱胁迫做出较早的响应,胁迫12 d时达到峰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较差,持续干旱对沙蒿CAT活性产生抑制。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沙蒿会通过提高叶片光能捕获转换能力、增强抗氧化水平等方式适应干旱环境。
关键词:
沙蒿
干旱胁迫
叶片水分含量
光合特性
抗氧
化
酶活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干旱胁迫对
荒漠
植物梭梭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草业科学
2025年 第2期42卷 288-294页
作者:
汪媛艳
柴成武
纪永福
王方琳
赵鹏
付贵全
唐卫东
肖斌
甘肃省
风沙
灾害防治
重点实验室
/
甘肃
民勤
荒漠
草地生态系统
国家
级野外站/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70
为探讨在土壤干旱逐渐加重过程中
荒漠
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各指标的响应机制,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人工浇水后自然干旱过程中梭梭幼苗叶片水分、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
化
特征。结果表明:1)梭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
详细信息
为探讨在土壤干旱逐渐加重过程中荒漠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各指标的响应机制,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人工浇水后自然干旱过程中梭梭幼苗叶片水分、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梭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自然干旱天数增加而降低,相对水分亏缺(RWD)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持续干旱对梭梭细胞膜伤害较大,叶片相对电导率(REC)逐渐增大,但丙二醛(MDA)积累不明显。3)幼苗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C)、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持续干旱的响应不一致,植物主要依靠POD、SOD、Pro的协同作用来抵御土壤水分减少对其细胞造成的伤害。综上可知,土壤自然干旱过程中,梭梭幼苗通过累积渗透物质来维持细胞膨压、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以减轻或延缓细胞膜的伤害,从而增强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以保证自身生理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自然干旱
梭梭幼苗
叶片水分
保护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土壤水分
响应机制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不同生长激素对白刺硬枝扦插育苗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防护林科技
2025年 第2期 13-16页
作者:
鲁国瑜
姜生秀
张莹花
赵鹏
张裕年
张逸君
甘肃
祁连山
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
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
荒漠化
与
风沙
灾害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
甘肃兰州730070
以白刺1~2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硬枝扦插试验,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吲哚乙酸(IAA)对插条当年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成活率看,NAA质量浓度为200 mg·L^(-1),IBA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
详细信息
以白刺1~2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硬枝扦插试验,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吲哚乙酸(IAA)对插条当年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成活率看,NAA质量浓度为200 mg·L^(-1),IBA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IAA质量浓度为50、200 mg·L^(-1)时,有助于提高白刺硬枝扦插成活率;从生长情况看,NAA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IBA为50、200 mg·L^(-1),IAA为50、100 mg·L^(-1)时,促进白刺营养生长。综合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促进白刺硬枝扦插成活生长最佳处理为NAA质量浓度为200 mg·L^(-1)处理,成活率达58.75%,苗高13.14 cm,冠幅10.08 cm。
关键词:
白刺
生长激素
成活率
苗高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黑果枸杞抗旱
部
分生理策略
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年 第7期35卷 183-189页
作者:
胡静
胡小柯
尉秋实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30
本
研究
利用山梨醇模拟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进行不同程度的渗透处理,探讨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体内Na^(+)、K^(+)、脯氨酸、可溶性糖各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情况,分析渗透势的变
化
及光合作用,探究其抗旱的生理策略。
研究
表明:-0.25MPa处理可...
详细信息
本研究利用山梨醇模拟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进行不同程度的渗透处理,探讨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体内Na^(+)、K^(+)、脯氨酸、可溶性糖各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情况,分析渗透势的变化及光合作用,探究其抗旱的生理策略。研究表明:-0.25MPa处理可刺激黑果枸杞生长;-0.5--1.0MPa处理下,叶中Na^(+)急剧升高,而K^(+)却保持稳定,黑果枸杞可通过提高Na^(+)浓度,维持K^(+)稳定来抵御干旱胁迫;而-0.25--1.5MPa处理下,其体内的脯氨酸及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渗透势显著下降,表明两者在黑果枸杞抗旱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干旱胁迫下其蒸腾速率显著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说明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进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延迟脱水能力增加也是黑果枸杞抗旱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剂
光合作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太阳能利用率
研究
——以
甘肃
河西走廊为例
收藏
分享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20年 第11期41卷 126-134页
作者:
王祺
尚雯
常兆丰
刘淑娟
王方琳
孙涛
甘肃
临泽
荒漠
生态系统
国家
定位观测
研究
站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临泽734200
甘肃省
荒漠化
与
风沙
灾害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730070
基于对
甘肃
河西走廊沙漠戈壁5个典型地市已建光伏基地光电转
化
量、该区
荒漠
植物生物量及盖度的调查,
研究
得出光伏年均太阳能利用率为5.536%,是
荒漠
植物年均太阳能利用率0.035%的158.17倍,且光伏太阳能利用率在5个典型地市间相对
荒漠
植...
详细信息
基于对甘肃河西走廊沙漠戈壁5个典型地市已建光伏基地光电转化量、该区荒漠植物生物量及盖度的调查,研究得出光伏年均太阳能利用率为5.536%,是荒漠植物年均太阳能利用率0.035%的158.17倍,且光伏太阳能利用率在5个典型地市间相对荒漠植物太阳能利用率的变化幅度更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光伏太阳能利用率最主要的外界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其次还与光伏基地下垫面介质有关。综上,沙漠戈壁光伏产业太阳能利用率的相对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区域环境生态建设领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
光伏产业
荒漠
植物
太阳能利用率
沙漠
戈壁
河西走廊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两种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2期39卷 611-619页
作者:
刘有军
刘世增
康才周
满多清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省
荒漠化
与
风沙
灾害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兰州730070
青海云杉是我国沙区通过种子育苗引种成功的物种。通过对不同储藏时间青海云杉和沙地云杉种子生活力测定、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水盐胁迫以及幼苗生长对水盐胁迫和沙埋的响应
实验
,比较两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为沙地...
详细信息
青海云杉是我国沙区通过种子育苗引种成功的物种。通过对不同储藏时间青海云杉和沙地云杉种子生活力测定、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水盐胁迫以及幼苗生长对水盐胁迫和沙埋的响应实验,比较两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为沙地云杉在我国沙区广泛引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2年的储藏过程中,沙地云杉和青海云杉种子生活力分别由79%和72%下降了19%和5%; 2)沙地云杉和青海云杉种子适宜萌发温度分别为15—30℃和10—30℃,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5℃(72%)和25/15℃(69%),除10℃和10/30℃外,两种种子萌发率在各温度下没有显著差异; 3)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光照条件为14 h光照/8 h黑暗交替(67%),青海云杉为24 h光照(61%)或24 h黑暗(61%); 4)水势在-2.7—0 MPa时,2种云杉的IGR(初始萌发率)、RGR(恢复萌发率)、ISL(初始幼苗长度)和RSL(恢复幼苗长度)均没有显著差异; 5) NaCl浓度在200 mmol/L和250 mmol/L,青海云杉种子IGR显著大于沙地云杉,NaCl浓度在0—450 mmol/L,青海云杉和沙地云杉种子RGR没有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为50 mmol/L和100 mmol/L,青海云杉ISL显著大于沙地云杉; 6)在0.5—2.0 cm沙埋深度时,青海云杉出苗率显著高于沙地云杉,沙地云杉最适沙埋深度0.5 cm,青海云杉为0.5—1.5 cm。因此,青海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比沙地云杉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但只要采取合理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水分管理等措施,沙地云杉会和青海云杉一样在我国沙区大面积引种育苗。
关键词:
沙地云杉
青海云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环境因子
适应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河西走廊天然胡杨林的分布和更新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收藏
分享
引用
干旱区
研究
2023年 第2期40卷 224-234页
作者:
马俊梅
马剑平
满多清
郭春秀
张裕年
赵鹏
王飞
李元星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
荒漠化
与
风沙
灾害防治
重点实验室
-
省
部
共建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甘肃武威733000
通过对河西走廊天然胡杨林立地类型、分布、生长、更新特征及土壤因子调查,分析河西走廊天然胡杨分布、更新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天然胡杨林分布以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流域的河岸阶地、古河道阶地及各...
详细信息
通过对河西走廊天然胡杨林立地类型、分布、生长、更新特征及土壤因子调查,分析河西走廊天然胡杨分布、更新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天然胡杨林分布以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三大流域的河岸阶地、古河道阶地及各流域下游绿洲耕地边缘为主。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立地条件,将现有天然胡杨林分为弃耕地林地、耕地及灌渠周围林地、现河道沿岸林地、古河道及戈壁低洼地林地4个类型。(2)耕地及灌渠周围林地和现河道沿岸林地胡杨生长、龄级构成及幼苗更新均优于弃耕地林地和古河道及戈壁低洼地林地;仅单位面积更新幼苗株数而言,耕地及灌渠周围林地最多,均值为22.13,其次是弃耕地林地20.92、现河道沿岸林地10.50,古河道及戈壁低洼地林地最少,为1.33。(3)不同类型胡杨林中,土壤因子各不相同,在0~20 cm及20~40 cm土层中,耕地及灌渠周围林地、现河道沿岸林地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弃耕地林地和古河道及戈壁低洼地林地,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电导率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表现为弃耕地林地显著小于其他3类林地(P<0.05),尤其40~60 cm土层中,古河道及戈壁低洼地林地显著大于其他3类林地(P<0.05);不同类型林地中,除0~20 cm土层中粗沙粒外,各土层中耕地和灌渠周围林地土壤黏粒、粉粒、粗沙粒占比均高于其他3类林地(P<0.05)。(4)土壤水分、速效P含量与胡杨中龄、幼龄及幼苗株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加强林地管护,适时疏枝、去除枝枯梢、间伐及灌溉补水,可推动胡杨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天然胡杨
分布更新
土壤因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长穗柽柳(Tamarix elongata)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年 第6期35卷 176-181页
作者:
王方琳
尉秋实
柴成武
王昱淇
张红媛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试验以干旱盐碱地优势物种长穗柽柳的叶片、嫩茎、嫩根为外植体材料,在筛选最适宜其愈伤组织诱导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培养基、外源激素种类(6-BA、2,4-D、IBA、NAA)和大量元素CaCl2浓度变
化
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其组...
详细信息
试验以干旱盐碱地优势物种长穗柽柳的叶片、嫩茎、嫩根为外植体材料,在筛选最适宜其愈伤组织诱导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培养基、外源激素种类(6-BA、2,4-D、IBA、NAA)和大量元素CaCl2浓度变化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嫩茎是最适宜长穗柽柳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在MS+1.5mg·L^(-1)6-BA+0.3mg·L^(-1)IBA的培养基配方中,出现诱导率最大值65.33%。2)MS+1.5mg·L^(-1)6-BA+0.05mg·L^(-1)NAA是最适宜进行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诱导率最大值为57.32%。3)在MS+3.0mg·L^(-1)6-BA+0.5mg·L^(-1)2,4-D的培养基中不定芽增殖率为最大值63.29%,增殖数量多且生长健壮。4)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1/2 CaCl2+3.0mg·L^(-1)IBA,最早13 d开始生根,平均根长3.52 cm,生根率82.16%,瓶苗主根长、毛根较多、长势好,有利于后期炼苗和移栽定植。
关键词:
荒漠
植物
长穗柽柳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石羊河下游不同类型
荒漠
草地黑果枸杞群落结构特征及土壤特性
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草业学报
2018年 第9期27卷 14-24页
作者:
郭春秀
马俊梅
何芳兰
王理德
李金辉
安富博
袁宏波
刘开琳
甘肃省
荒漠化
与
风沙
灾害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
治沙
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70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4种不同类型
荒漠
草地黑果枸杞群落物种组成及土壤特性的
研究
,结果表明:1)
所
调查群落中共有植物31种,分属9科27属,其中灌木植物12种,多年生草本8种,一年生草本11种;单科单属种较多,占到了总科数的50%;且黑果枸杞在不同...
详细信息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4种不同类型荒漠草地黑果枸杞群落物种组成及土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所调查群落中共有植物31种,分属9科27属,其中灌木植物12种,多年生草本8种,一年生草本11种;单科单属种较多,占到了总科数的50%;且黑果枸杞在不同群落中优势地位明显,对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2)相同土层不同类型荒漠草地,0~10cm、10~20cm、20~40cm及40~60cm下盐碱地有机碳含量最高,其值分别为1.08%、0.98%、0.89%、0.972%。与沙地相比,土壤有机碳(盐碱地)差异显著(P0.05)。同一类型荒漠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效磷(盐碱地)、土壤全钾(沙丘)、土壤全磷(盐碱地和砾石)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3)不同类型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盐碱地>沙地>固定半固定沙地>砾石,不同类型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差异不同,盐碱地中4种酶活性均为最高,同一类型荒漠草地不同土层,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微生物量和蔗糖酶逐渐减少。4)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磷酸酶、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化氢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含量与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微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微生物量碳和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荒漠
草地
黑果枸杞群落
植被特征
土壤特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53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