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5,074 篇 期刊文献
  • 4,892 篇 会议
  • 3,41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43,37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255 篇 法学
    • 14,01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3,157 篇 政治学
    • 5,111 篇 社会学
    • 3,687 篇 民族学
    • 3,024 篇 法学
  • 31,201 篇 历史学
    • 16,723 篇 中国史
    • 13,407 篇 考古学
    • 2,329 篇 世界史
  • 18,840 篇 文学
    • 9,44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293 篇 新闻传播学
    • 2,39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5,928 篇 教育学
    • 7,726 篇 教育学
    • 1,510 篇 体育学
  • 13,536 篇 经济学
    • 10,531 篇 应用经济学
    • 3,214 篇 理论经济学
  • 9,404 篇 管理学
    • 3,696 篇 公共管理
    • 3,038 篇 工商管理
    • 1,62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00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360 篇 工学
    • 2,357 篇 建筑学
    • 1,684 篇 城乡规划学
    • 57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8,346 篇 哲学
    • 8,337 篇 哲学
  • 7,651 篇 艺术学
    • 2,957 篇 美术学
    • 2,49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129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610 篇 艺术学理论
    • 56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382 篇 理学
    • 640 篇 地理学
  • 1,404 篇 医学
  • 1,121 篇 农学
  • 378 篇 军事学

主题

  • 2,411 篇 中国共产党
  • 1,536 篇 中国
  • 1,448 篇 新时代
  • 1,357 篇 马克思主义
  • 1,019 篇 乡村振兴
  • 1,011 篇 马克思
  • 1,008 篇 大学生
  • 1,006 篇 发展
  • 941 篇 历史
  • 892 篇 习近平
  • 859 篇 文化
  • 809 篇 传承
  • 737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680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663 篇 创新
  • 638 篇 保护
  • 638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636 篇 清代
  • 629 篇 毛泽东
  • 576 篇 对策

机构

  • 4,482 篇 河南大学
  • 2,083 篇 郑州大学
  • 1,690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1,352 篇 南京大学
  • 1,27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1,216 篇 吉林大学
  • 1,21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207 篇 山东大学
  • 1,063 篇 四川大学
  • 987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948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935 篇 西北大学
  • 910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877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769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753 篇 武汉大学
  • 748 篇 辽宁大学
  • 740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03 篇 黑龙江大学
  • 703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114 篇 李士金
  • 82 篇 张敏
  • 78 篇 黄伟
  • 64 篇 包心鉴
  • 60 篇 李志鹏
  • 57 篇 苏全有
  • 40 篇 陈隆文
  • 38 篇 张娜
  • 38 篇 张静
  • 37 篇 柳岳武
  • 36 篇 胡发贵
  • 35 篇 李岩
  • 35 篇 王建华
  • 34 篇 吴元康
  • 34 篇 陈鹏
  • 34 篇 张波
  • 34 篇 杨福泉
  • 34 篇 王浩斌
  • 33 篇 李燕
  • 33 篇 张杰

语言

  • 143,37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14337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22年 第8期30卷 57-62页
作者: 李龙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 河南郑州450002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殷墟卜辞记“■示”即“鲧示”新探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22年 第8期30卷 53-56页
作者: 郑杰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 河南郑州450002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记“■示”应释为“鲧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上古时期的洪水治理与国家的形成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46卷 101-107页
作者: 张新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上古洪水泛滥多见于文献记载。从时间范围看,约处于公元前2900年至前2070年之间,集中于尧舜禹时期;从空间范围看,洪水泛滥几乎遍及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地区,而尤以河、济之间最为严重。如此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的洪水泛滥,其治理非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和军队的作风建设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18年 第1期38卷 185-190页
作者: 唐金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初创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作风形成的开创期。面对敌军封锁进攻和给养的严重匮乏,党和军队作风建设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先秦族群迁徙融合与华夏民族主体的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8年 第10期 127-132页
作者: 李玲玲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先秦族群迁徙融合是华夏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族群迁徙的规模和范围有不同,华夏民族形成时期其主体是不断变化的。华夏民族的原胚和最初主体是汇聚和融合于中原的炎黄族群;到尧舜禹时期,除了中原地区的晋陕豫联盟外,东夷族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代黄河水患对黄淮平原民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9年 第9期 132-136页
作者: 田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有明一代,为保证漕粮北运,南北京杭大运河不得不借助于黄河。在此背景下,就人为造成黄河南流。黄河因改变了它的自然流向,就在其流经的黄淮平原上肆意泛滥,几乎无岁不灾,给生存在这块古老大地上的民众带来了空前灾难。他们的房屋、庄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北宋东京宣和殿之置废与功用考略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19年 第11期 133-136页
作者: 陈建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宣和殿是北宋都城东京皇宫中的著名宫殿.初建于哲宗时,宋徽宗时重建并整修,用以收藏书画及文物,并在此殿内办公、宴享大臣。因此,研究宣和殿置废与功用,对于了解宋代图书文物收藏与管理体制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民族播迁视阈下新疆与中原关系的历史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9年 第11期 138-142页
作者: 徐春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新疆与中原的交流起源很早,汉代以后随着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这里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民多源于政治、军事等原因,被迁徙和强制迁徙特征明显。民族间的迁徙和融合日益频繁,且规模呈逐渐放大趋势。民族的流动和播迁,不仅促进了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天地之中”与“天下之中”初论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8年 第4期 120-125页
作者: 张新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洛阳学中的核心思想是"中文化","天地之中"与"天下之中"则是中文化的基础。该文从文献梳理中,对"天地之中"较"天下之中"的历史地理分布进行了排列,反映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的说法,不仅时间最早,而且文献最多。通过比较,两者不仅有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千年帝都洛阳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与洛阳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6年 第12期 118-125页
作者: 张占仓 唐金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河山拱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