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 篇 学位论文
  • 40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 篇 法学
    • 30 篇 政治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33 篇 经济学
    • 25 篇 应用经济学
    • 10 篇 理论经济学
  • 17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体育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 篇 理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5 篇 中国
  • 5 篇 欧盟
  • 3 篇 美国
  • 3 篇 国际机制
  • 2 篇 国际贸易
  • 2 篇 全球价值链
  • 2 篇 国家利益
  • 2 篇 离岸金融
  • 2 篇 制度型开放
  • 2 篇 可再生能源
  • 2 篇 东南亚
  • 2 篇 全球气候治理
  • 2 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 篇 软实力
  • 2 篇 贸易自由化
  • 2 篇 经济全球化
  • 2 篇 政策建议
  • 1 篇 经济特区
  • 1 篇 var模型
  • 1 篇 投资领域

机构

  • 8 篇 吉林大学
  • 7 篇 柏林自由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南京审计大学
  • 2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2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财经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2 篇 辽宁大学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体育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作者

  • 4 篇 李昕蕾
  • 3 篇 戴翔
  • 2 篇 任向荣
  • 2 篇 马丁.耶内克
  • 2 篇 刘慧
  • 2 篇 张雨
  • 1 篇 张一方
  • 1 篇 贾雷
  • 1 篇 诸艺璇
  • 1 篇 丛琳
  • 1 篇 丛晓男
  • 1 篇 魏希
  • 1 篇 田恺
  • 1 篇 李庆
  • 1 篇 翟亚迪
  • 1 篇 史可媛
  • 1 篇 东艳
  • 1 篇 张祁
  • 1 篇 隋晓玮
  • 1 篇 特雷西.泰勒

语言

  • 8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和全球政治中心"
8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跨国城市气候网络--以C40为例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 2011年 第6期 37-46页
作者: 李昕蕾 任向荣 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和全球政治中心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山东济南25010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作为次国家层面中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聚合体,成为全球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全球气候治理中不可忽视的行为体。城市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使其更加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优势,并且,这种在地方层面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学习机制与话语建构:中国能源安全观念的绿化及其对能源和气候外交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3年 第1期 243-289页
作者: 李昕蕾 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柏林自由大学全球政治研究中心
在国家社会化和规范内化的研究中,国际机制的传授与说服同国家的认知学习分别代表"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两条路径。前者受到的关注较多,而对于后者,学界一直缺乏对国家学习机制的系统分析。本文通过工具性和认知性以及被动性和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全球气候治理的横向与纵向强化
收藏 引用
国外理论动态 2017年 第2期 67-76页
作者: 马丁.耶内克 刘凌旗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
本文讨论了能够加速气候友好型技术在全球扩散的一些机制。低碳技术创新的加速扩散或许可以通过以下互动过程来实现:政策诱致型国内市场扩张、创新及政策反馈三者之间的互强式循环;领先市场和政治经验学习对先驱国家创新的强化吸纳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规范性外交与欧盟气候外交政策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 2015年 第6期 86-94页
作者: 贺之杲 巩潇泫 柏林自由大学全球政治研究中心 德国柏林12207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文章首先通过外交行为的目标、手段及影响三个方面来界定规范性外交,即规范性外交是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分析规范性外交的内在推动力,即利益和规范在规范(或价值)为主导的政策象限中战略考量如何与规范互动。文章第二部分选取了欧盟气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欧洲化到权力扩散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4期 6-12页
作者: 坦雅.伯尔策尔 托马斯.里塞 吴非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研究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欧洲一体化中心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研究所跨国关系 外交与安全政策中心
欧盟政策与制度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程度有差异。欧盟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影响其他地区的政策与制度,直接途径包括强制、设定条件与社会化;间接途径包括规范仿效、吸取教训以及竞争。把与欧盟相关的制度改革设定为因变量,国内动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欧盟-东盟地区间的气候合作
收藏 引用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期 91-98页
作者: 李昕蕾 任向荣 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柏林13353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气候合作在欧盟与东盟正式的地区间对话合作框架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边缘地位到重要议题的发展历程,总体呈现出独立前沿性、内生动力为主性及软机制强化性三个特点。这种地区间气候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增添了新的互动层面和功能向度: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国能源转型:民主与和谐维度下的多重管治
收藏 引用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14卷 19-25页
作者: 多尔特.欧豪斯特 王聪聪 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德国柏林14195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1
在诸多行政层面具有不确定性背景下,德国能源转型面临着巨大考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方法并行存在。次国家层面在德国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仅执行联邦政府的决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能源转型的发起者与推动者。受地方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体制转换视域下的德国能源转型研究
收藏 引用
鄱阳湖学刊 2019年 第5期 110-123,128页
作者: 塞巴斯蒂安·斯特劳兹 李庆(译) 刘长松(校) 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学系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文章运用适应性分析框架,将德国能源转型(即将德国能源系统转变成基于可再生能源来源的系统)阐释为一场体制转换。这场体制换转涉及技术、政治和经济体系及结构的变化。文章首先梳理了技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如何降低传统化石燃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生态现代化:全球环境革新竞争中的战略选择
收藏 引用
鄱阳湖学刊 2010年 第2期 117-128页
作者: 马丁.耶内克 李慧明 李昕蕾 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系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生态现代化——可以理解为系统性的生态革新与扩散——迄今为止体现着环境改善的最大潜能。一般而言,现代化和革新竞争的市场逻辑以及全球环境需要的市场潜力,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而最近出现的另外两个因素则构成了其进一步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事件中的美国因素
收藏 引用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27卷 91-102页
作者: 黄栋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肯尼迪北美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3年至2005年,在中欧关系良性互动的背景下,欧盟考虑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但是美国坚决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因为它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危及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主导地位。通过直接游说和威胁制裁的方式,美国向欧盟施压并取得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