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18,953 篇
期刊文献
1,634 篇
会议
26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20,848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18,912 篇
医学
14,641 篇
临床医学
1,85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1,30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976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962 篇
中西医结合
90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84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33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120 篇
中医学
66 篇
口腔医学
1,438 篇
工学
85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471 篇
生物工程
17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8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6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9 篇
软件工程
778 篇
理学
665 篇
生物学
47 篇
化学
39 篇
生态学
546 篇
农学
224 篇
作物学
118 篇
畜牧学
101 篇
兽医学
3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29 篇
水产
337 篇
管理学
290 篇
公共管理
3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150 篇
教育学
110 篇
教育学
96 篇
法学
73 篇
法学
86 篇
哲学
85 篇
哲学
50 篇
文学
29 篇
经济学
29 篇
应用经济学
14 篇
历史学
11 篇
艺术学
1 篇
军事学
主题
2,669 篇
肝移植
2,200 篇
肾移植
1,100 篇
器官移植
483 篇
治疗
384 篇
免疫抑制剂
312 篇
并发症
299 篇
护理
265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263 篇
大鼠
251 篇
儿童
237 篇
危险因素
231 篇
移植
220 篇
预后
197 篇
排斥反应
193 篇
器官捐献
177 篇
诊断
154 篇
移植后
149 篇
感染
148 篇
心脏移植
141 篇
他克莫司
机构
1,598 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1,531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1,098 篇
中山大学
845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690 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651 篇
暨南大学
401 篇
南方医科大学
375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367 篇
天津医科大学
335 篇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
309 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
291 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70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55 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
251 篇
广州医科大学
209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8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199 篇
解放军总医院
18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176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作者
527 篇
陈规划
434 篇
沈中阳
387 篇
何晓顺
314 篇
石炳毅
296 篇
杨扬
239 篇
王长希
222 篇
叶启发
220 篇
于立新
211 篇
李华
210 篇
朱晓峰
193 篇
汪根树
182 篇
李军
177 篇
黄洁夫
162 篇
蔡明
161 篇
陈立中
156 篇
王东平
155 篇
陈静瑜
145 篇
陆敏强
144 篇
谭建明
140 篇
陈江华
语言
20,846 篇
中文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
"机构=广州器官移植配型中心"
共
20848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HLA-ⅡDNA分
型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 第3期21卷 179-181页
作者:
肖露露
陈洪涛
王长希
郑克立
谭茵
广州器官移植配型中心
广东广州510095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510080
【目的】对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HumanLeucocyteAntigenSystem)Ⅱ类进行高分辨基因分析。【方法】用多重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相结合[1,2 ] ,建立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结果】 2 4对引物成功地分辨 43份DNA的HLA DRB1、B3...
详细信息
【目的】对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HumanLeucocyteAntigenSystem)Ⅱ类进行高分辨基因分析。【方法】用多重PCR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相结合[1,2 ] ,建立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结果】 2 4对引物成功地分辨 43份DNA的HLA DRB1、B3、B4、B5 5 1个等位基因和DQB1 15个等位基因的 4位数特异性 ,识别基因片段长度为 2 81bp。【结论】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敏感、微量、节省和分辨能力高 ,是进行复杂的HLA多态性研究中有价值的佐证试验。
关键词:
HLA-A2抗原
核苷酸重复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ATG作为高致敏肾
移植
受者免疫诱导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 第16期99卷 1232-1236页
作者:
方佳丽
陈正
郭予和
马俊杰
潘光辉
李光辉
徐璐
张磊
赖兴强
尹威
姚仲鹏
陈泺贝
广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广州510260
目的总结利妥昔单抗联合抗人类胸腺球蛋白(ATG)的免疫诱导策略在高致敏肾
移植
受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
广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实施的公民死亡后
器官
捐献(DCD)供肾
移植
...
详细信息
目的总结利妥昔单抗联合抗人类胸腺球蛋白(ATG)的免疫诱导策略在高致敏肾移植受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的公民死亡后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30%的高致敏并使用利妥昔单抗的受者的临床资料,其对侧供肾的受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肾功能、尿蛋白、血象及PRA的变化差异;观察两组急性排斥反应、需住院的感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移植肾原发无功能(PNF)、移植肾丢失、带功死亡的发生率,统计两组的人/肾生存曲线。结果共46对患者入组观察,分为高致敏受者组及对照组,两组的肾功能、尿蛋白、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致敏受者组术后7 d及14 d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移植肾丢失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0;高致敏受者组受者带功死亡率为4.3%,对照组为2.2%(均P>0.05)。高致敏受者的肾存活率为97.8%,对照组为100%,高致敏受者组人生存率为95.7%,对照组为97.8%(均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ATG的免疫诱导方案可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在高致敏患者中应用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可使高致敏受者短期及中期人/肾存活率与低免疫风险受者相当。
关键词:
肾
移植
免疫诱导
利妥昔单抗
高致敏受者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附180例报告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3年 第4期9卷 249-250页
作者:
肖露露
肖巧珍
张仕光
吴培根
纪玉莲
广州
血液
中心
器官移植
配
型
实验室
广州510060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肾内科
本文研究了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肾
移植
的影响,发现PRA 是免疫应答抗体,高PRA 与严重排斥反应强关联,亦是丧失
移植
肾的重要指征,并讨论了PRA 和CDC 作为HLA 组织
配
型
对肾
移植
中提高人/肾双存活率的应用意义,证实PRA 比CDC 敏感性高。
本文研究了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肾移植的影响,发现PRA 是免疫应答抗体,高PRA 与严重排斥反应强关联,亦是丧失移植肾的重要指征,并讨论了PRA 和CDC 作为HLA 组织配型对肾移植中提高人/肾双存活率的应用意义,证实PRA 比CDC 敏感性高。
关键词:
组织相容性
抗体
肾
移植
排斥反应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肾脏常温机械灌注与无缺血肾
移植
收藏
分享
引用
器官移植
2022年 第1期13卷 32-37页
作者:
吴国彬
陈国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广州510080
为了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肾脏的利用率,肾脏保存方法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常温机械灌注(NMP)的使用,促进了离体供肾保存、评估和修复,以及肾
移植
手术方式革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首创的无缺血肾
移植
(IFKT)手术,利用肾脏...
详细信息
为了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肾脏的利用率,肾脏保存方法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常温机械灌注(NMP)的使用,促进了离体供肾保存、评估和修复,以及肾移植手术方式革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首创的无缺血肾移植(IFKT)手术,利用肾脏NMP机器在供肾获取、保存、移植全过程中,保持供肾血流和供氧不中断,从根本上避免了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降低了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本文着重总结肾脏NMP的新进展,以及IFKT手术方式和近期疗效,旨在为提高ECD供肾利用率、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器官
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NMP)
常温局部灌注(NRP)
静态冷保存(SCS)
无缺血肾
移植
(IFKT)
扩大标准供者(ECD)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肾损伤分子-1(KIM-1)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在
器官移植
中的作用(英文)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 第12期36卷 1125-1133页
作者:
李亭
陈国栋
张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
器官移植
科
长沙410011
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
器官移植
中心
器官移植
已成为治疗终末期
器官
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为避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预防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实体
器官移植
患者中仍有引起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可...
详细信息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为避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预防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仍有引起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此外,尽管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多数移植患者仍会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损伤引起移植器官功能障碍。虽然最初的排斥反应由宿主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引起,但最新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在移植物排斥反应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免疫识别由多个不同蛋白质家族的受体启动,其中包括Toll样受体(TLRs)家族。TLRs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一系列病原微生物和内源性介质,激活天然免疫系统。TLRs的发现使人们对器官移植术后引起及调节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TLRs活化可以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导致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反应,同时可通过TLRs诱导免疫耐受。TLRs作为干预治疗的潜在目标开始受到人们青睐。本文总结TLRs和及其配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探讨目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器官移植中TLR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排斥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早期干预BK病毒复制有利于维持
移植
肾功能的稳定
收藏
分享
引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 第8期37卷 1110-1115页
作者:
邓伟明
刘燕娜
于立新
邓文锋
付绍杰
徐健
杜传福
王亦斌
刘如敏
叶桂荣
黄刚
苗芸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器官移植
科
广东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器官移植
科
广东广州510080
目的探讨肾
移植
受者术后BK病毒(BKV)复制的干预时机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检测尿液BKV载量≥1.0×10~4/m L肾
移植
受者的临床资料,选择47例同期接受
移植
且尿液或血液BKV载量1.0×10~7/m L)24例,C组(血BKV载量...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BKV)复制的干预时机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检测尿液BKV载量≥1.0×10~4/m L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选择47例同期接受移植且尿液或血液BKV载量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结果最终入组实验组54例:A组(尿BKV载量1.0×10~4~1.0×10~7/m L)22例,B组(尿BKV载量>1.0×10~7/m L)24例,C组(血BKV载量≥1.0×10~4/m L)8例;对照组47例。经3.2~34.5个月的随访,实验组在干预后尿液、血浆BKV载量均明显降低(P值均移植肾eGFR变化趋势显示:干预后A组以及对照组随访期间移植效果最好,eGFR稳定,略呈上升状态。结论在BKV复制早期(尿液BKV≥1.0×10~4/m L)就予以干预,进行适度的免疫抑制剂减量,有利于稳定移植肾功能,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
关键词:
肾
移植
BK病毒复制
干预时机
免疫抑制剂减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公民逝世后
器官
捐献感染性供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 第3期98卷 181-185页
作者:
陈正
赖兴强
张磊
方佳丽
马俊杰
李光辉
徐璐
尹威
郭予和
广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510260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
器官
捐献(DCD)感染性供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
广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217例DCD供者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常规行痰液、尿液、血液、引流液培养,观察DCD供者感...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感染性供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17例DCD供者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常规行痰液、尿液、血液、引流液培养,观察DCD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分布和构成比,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17例DCD供者中共有128例存在感染,感染率59%,共分离出病原菌2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5.5%(121/218),革兰阳性菌占33.5%(73/218),真菌占11%(24/218)。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72.5%),其次为尿液(15.6%)。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仍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达60%,呈多重耐药趋势。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仍较好。结论DCD供者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仍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
器官
捐献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
型
对慢性重
型
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7年 第6期15卷 408-411页
作者:
蔡常洁
陆敏强
崇雨田
陈湖岸
陈规划
中山大学
器官移植
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
移植
中心
广州510630
中山大学
器官移植
研究所感染科
广州510630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
型
(MELD)在慢性重
型
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与治疗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慢性重
型
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2周后的MELD分值与入院时MELD分值的差值(△MELD分值),分析M...
详细信息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与治疗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2周后的MELD分值与入院时MELD分值的差值(△MELD分值),分析MELD分值和△MELD分值与患者3个月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MELD分值死亡组患者为37.00±6.50,存活组为25.80±5.20,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远高于存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0,P〈0.01),接受治疗2周后△MELD分值死亡组患者为1.57±0.89,存活组为-0.99±0.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5,P〈0.01)。患者入院时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2周后△MELD分值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的c-统计值分别为0.90和0.76。MELD分值〈25组,患者3个月后病死率为2%,25≤MELD分值≤30组病死率为7%,300组和≤0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1%和13%,两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LD分值和△MELD分值越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越高,MELD能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可以结合患者入院时的MELD分值和接受治疗后的△MELD分值来决定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肝炎
重
型
预后
病死率
终末期肝病模
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重组生长激素在肝
移植
术后早期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年 第5期25卷 293-295页
作者:
蔡常洁
陈颖华
许赤
陆敏强
杨扬
李华
陈规划
中山大学
器官移植
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广州510630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肝
移植
术后早期应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1~10月在中山大学
器官移植
研究所肝
移植
中心
接受原位肝
移植
的30例良性终末期肝
移植
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7...
详细信息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年1~10月在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的30例良性终末期肝移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7d每天1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10U,其它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术前及术后1、4、8、14天测定生化、免疫和营养等指标,并观察两组的感染率和排斥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8、14天血清测定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rhGH能促进肝移植术后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与GH-IGF-1轴的恢复,能适当降低术后感染率且未增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肝
移植
重组生长激素
肝
移植
术
rhGH
生长激素
排斥反应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劈离式肝
移植
与全肝
移植
的临床队列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华外科杂志
2023年 第10期61卷 856-862页
作者:
孙延东
滕大洪
王峰
李新强
吴斌
刘单
张慧
庄斌
蔡金贞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器官移植
中心
青岛266000
目的探讨劈离式肝
移植
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肝
移植
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
移植
物类
型
不同, 分为劈离式肝
移植
组(60例)和全肝
移植
组(765例)。劈离式肝
移植
组中男性23例, 女性37...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劈离式肝移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移植物类型不同, 分为劈离式肝移植组(60例)和全肝移植组(765例)。劈离式肝移植组中男性23例, 女性37例, 年龄(52.5±10.2)岁, 体重指数为(22.4±3.3)kg/m2;全肝移植组中男性630例, 女性135例, 年龄(51.2±9.6)岁, 体重指数为(24.5±3.7)kg/m2。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1︰1匹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对两组供受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 累积存活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匹配后有51对数据基线资料相似、匹配度良好。匹配后劈离式肝移植组中, 移植物质量和受者体重比为(1.78±0.55)%。与全肝移植组相比, 劈离式肝移植组的手术时间[M(IQR)][10.8(1.5)h比8.0(1.9)h, U=6.608, P移植组和劈离式肝移植组术中无肝期分别为53.0(15.0)min和57.0(24.0)min(U=1.048, P=0.295), 出血量分别为1 000(1 400)ml和1 200(1 200)ml(U=0.966, P=0.334), 术中分别滴注悬浮红细胞量9.0(6.5)U和11.0(11.0)U(U=1.732, P=0.08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劈离式肝移植组与全肝移植组相比, 术后ICU停留时间[5.0(3.0)d比4.0(4.0)d, U=2.677, P=0.007]、术后住院时间[30.0(15.0)d比26.0(15.0)d, U=2.237, P=0.025]有所延长,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8%(29/51)比36.6%(19/51), χ^(2)=3.935, P=0.047]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全肝移植组相比, 劈离式肝移植组患者术后1、4、7 d ALT、AST较高(P值均0.05)。两组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12.5(13.7)d比9.0(12.5)d, U=1.607, P=0.10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 术后1、2、3、5年全肝移植组和劈离式肝移植组的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88.1%、80.8%、77.8%、66.7%和80.3%、70.3%、67.3%、60.5%(P=0.171), 患者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1%、80.8%、77.8%、66.7%和80.3%、75.9%、70.3%、63.3%(P=0.252)。结论劈离式肝移植虽然影响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但对患者远期生存率无影响, 且具有与全肝移植相似的手术疗效。
关键词:
肝
移植
肝疾病
劈离肝
移植
生存分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500页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