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适当减磷对马铃薯淀粉合成和产量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宁夏半干旱地区海原县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农民习惯施磷量240 kg hm^(-2)(RP)为相对对照,设置4个减磷处理:P25(180 kg hm^(-2),减少25%)、P50(120 kg hm^(-2),减...
详细信息
为明确适当减磷对马铃薯淀粉合成和产量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宁夏半干旱地区海原县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农民习惯施磷量240 kg hm^(-2)(RP)为相对对照,设置4个减磷处理:P25(180 kg hm^(-2),减少25%)、P50(120 kg hm^(-2),减少50%)、P75(60 kg hm^(-2),减少75%)、CK(0 kg hm^(-2),不施磷肥作为绝对对照),通过分析淀粉积累、相关酶活性及产量的关系,为该区域马铃薯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适当降低施磷量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加快积累速度,从而提高总产量。其中P50较RP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分别增加7.64%和7.76%,淀粉积累速率最大时的积累量(W_(max))、淀粉最大积累速率(G_(max))和淀粉平均积累速率(G_(mean))分别增加8.92%、29.90%和26.23%,马铃薯淀粉产量、总干物质质量及总产量分别增加53.39%、50.92%和25.62%;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则分别提高29.74%、26.88%、31.42%、33.56%和18.72%。主成分分析表明,2年各处理综合得分均表现为P50>P25>RP>P75>CK。马铃薯减磷50%(施磷量为120 kg hm^(-2))对其块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均有显著提升作用,对各阶段各淀粉组成的积累速率有显著改善效果并能持续优化总淀粉的积累特性,进而提高淀粉产量、总干物质积累量及总产量,综合分析得出,在宁夏半干旱区推荐马铃薯最佳经济施磷范围为120~137 kg hm^(-2),从而达到绿色高产栽培的目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