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68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4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31 篇 法学
    • 1,264 篇 法学
    • 171 篇 公安学
    • 89 篇 政治学
    • 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 篇 社会学
  • 73 篇 工学
    • 35 篇 公安技术
    • 1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7 篇 农业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9 篇 管理学
    • 49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工商管理
  • 36 篇 哲学
    • 36 篇 哲学
  • 34 篇 医学
    • 2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6 篇 理学
    • 11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10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3 篇 世界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45 篇 司法改革
  • 40 篇 法治中国
  • 30 篇 法治
  • 28 篇 法治思维
  • 27 篇 以审判为中心
  • 26 篇 法律方法
  • 26 篇 国际法
  • 21 篇 证据能力
  • 19 篇 庭审实质化
  • 18 篇 法治方式
  • 18 篇 司法鉴定
  • 18 篇 司法规律
  • 18 篇 国家治理
  • 17 篇 中国
  • 16 篇 平等
  • 16 篇 法医临床学
  • 15 篇 刑事诉讼
  • 15 篇 正义
  • 14 篇 实证研究
  • 14 篇 权利

机构

  • 389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328 篇 吉林大学
  • 279 篇 武汉大学
  • 151 篇 浙江大学
  • 73 篇 2011计划司法文明...
  • 64 篇 国家"2011计划"司...
  • 59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58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52 篇 国家2011计划司法...
  • 39 篇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
  • 31 篇 “2011计划”司法文...
  • 30 篇 四川大学
  • 24 篇 北京大学
  • 2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9 篇 山东大学
  • 16 篇 国家“2011计划”司...
  • 12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12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西北政法大学
  • 10 篇 "2011计划司法文明...

作者

  • 54 篇 陈金钊
  • 43 篇 何志鹏
  • 37 篇 占善刚
  • 35 篇 刘鑫
  • 34 篇 姚大志
  • 32 篇 江国华
  • 27 篇 田源
  • 24 篇 钱弘道
  • 23 篇 谢澍
  • 23 篇 卞建林
  • 22 篇 左卫民
  • 21 篇 王译
  • 20 篇 陈瑞华
  • 19 篇 舒国滢
  • 18 篇 宁立志
  • 18 篇 彭中遥
  • 18 篇 胡铭
  • 18 篇 郝红霞
  • 17 篇 朱振
  • 17 篇 王旭

语言

  • 1,4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14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乡村社会警察执法“合作与冲突”二元格局及其解释——“互动-结构”的视角
收藏 引用
环球法律评论 2015年 第5期37卷 18-39页
作者: 于龙刚 吉林大学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乡村社会警察执法包含两种互动模式。执法互动发生于乡土空间下,乡土空间拥有自治性、熟悉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特征。常规状态下警察呈现出消极的执法姿态,将执法权转变为压服策略,以摆平理顺、化解矛盾。发生执法冲突后,为重建秩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兼谈被遗忘权在人格权谱系中的地位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16年 第4期 74-80页
作者: 段卫利 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长春130012
被遗忘权是一项新兴人格权,对被遗忘权进行保护有利于维护人的尊严。被遗忘权的实质是通过对个人信息的删除达到弱化他人记忆的目的。被遗忘权与隐私权、个人信息权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它们具有家族相似性,而厘清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则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带一路”视角下法治服务体系的优化——基于法律价值理念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1期71卷 106-116页
作者: 汪习根 李曦光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法治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根本保障,而沿线国家在法律制度、法系传统、法律文化上的重大差异甚至冲突,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为此,要进行法治服务机制创新,首先必须升级法律价值、形成法理共识,探索实现市场自由、公平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被遗忘权的司法救济——以国内“被遗忘权第一案”的判决书为切入点
收藏 引用
法律适用 2017年 第16期 55-62页
作者: 段卫利 吉林大学"2011 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在国内首起被遗忘权诉讼中,原告以一般人格权来主张被遗忘权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能在多重请求权基础中加入隐私权,也许原告的胜诉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百度公司技术中立的抗辩理由带有欺骗性,技术中立并不能回避其对所公布关键词的监管义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法国法社会学的发展与转型——兼议中国语境下的法学研究范式之争
收藏 引用
法学家 2018年 第1期 101-116页
作者: 杨帆 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法国的法社会学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在国际法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与中国学界相对熟知的美国的"法与社会"运动相比,一方面,法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都呈现出了复杂多元的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中国行政诉讼早期立法与制度--对104部法律、行政法规的分析
收藏 引用
行政法学研究 2017年 第4期 49-65页
作者: 王万华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88
1979年至1989年十年间,大量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民和企业不服行政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单行法主要分布在税收、行政收费、金融、资源保护、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管理领域。分散的单行立法建构了有限的行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法律、理性与情感”的哲学观照——第27届IVR世界大会综述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年 第5期21卷 132-137页
作者: 章安邦 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2015年7月26日至8月i日,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VR)第27届大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巴尔的摩大学法学院、美国国会图书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司法规律学术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年 第3期21卷 109-128页
作者: 彭巍 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2015年3月26日,司法规律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龙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研究部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承办,北京市金杜公益基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MCN机构的刑事风险研究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21年 第10期 187-192页
作者: 于冰 吉林大学“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直播带货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行业特有的MCN机构数量与规模也随之增长,因而潜在的刑事风险亦值得关注。与域外相比,我国MCN机构从事的业务领域通常较为广泛,往往兼具经纪人、管理者和孵化器等多重面相,这也导致MCN机构具有与直播带货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关于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15年 第9期 68-76页
作者: 李拥军 吉林大学"2011"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长春130012
清末的"礼法之争"背后实际是主权和"国本"之争,是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之间的冲突,是"中国国情论"和"普适经验论"之间的碰撞。这些问题虽发生在当时,但仍及于现在,引发了关于对当代中国法律主体性的思考。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