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9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 篇 文学
    • 2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4 篇 医学
    • 12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中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2 篇 哲学
    • 22 篇 哲学
  • 21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20 篇 工学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3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11 篇 法学
    • 6 篇 民族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1 篇 历史学
    • 6 篇 考古学
    • 5 篇 中国史
    • 3 篇 世界史
  • 10 篇 理学
    • 4 篇 生态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地质学
  • 5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1 篇 台湾
  • 4 篇 台湾地区
  • 4 篇 侨易学
  • 4 篇 海峡两岸
  • 3 篇 人间佛教
  • 3 篇 中医药
  • 3 篇 张爱玲
  • 3 篇 台湾省
  • 3 篇 医学中心
  • 3 篇 花莲
  • 3 篇 肤纹
  • 2 篇 王祯和
  • 2 篇 长庚医院
  • 2 篇 套利风险
  • 2 篇 新闻记者
  • 2 篇 成长机会
  • 2 篇 土地利用
  • 2 篇 迎合理论
  • 2 篇 文明
  • 2 篇

机构

  • 21 篇 慈济大学
  • 19 篇 台湾慈济大学
  • 9 篇 台湾东华大学
  • 9 篇 东华大学
  • 8 篇 台湾花莲教育大学
  • 5 篇 台湾花莲东华大学
  • 5 篇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
  • 4 篇 国立东华大学
  • 4 篇 台湾长庚大学
  • 4 篇 台湾师范大学
  • 4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慈济技术学院
  • 3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台湾台北慈济医院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台湾科技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 篇 林安梧
  • 6 篇 刘惠萍
  • 6 篇 萧凤娴
  • 4 篇 李明轩
  • 3 篇 杨淑龄
  • 3 篇 江宛蓉
  • 3 篇 张海国
  • 3 篇 赵涵捷
  • 3 篇 林美容
  • 3 篇 陈尧峰
  • 3 篇 陈怡斌
  • 3 篇 池祥萱
  • 3 篇 陈建霖
  • 3 篇 林煜恩
  • 2 篇 沈建甫
  • 2 篇 任珍
  • 2 篇 郭顺利
  • 2 篇 郑为仁
  • 2 篇 高铭侦
  • 2 篇 张显洋

语言

  • 1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台湾花莲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侨易”过程中的“主体认同”与“移简”规则产生——以台湾华语情歌中的张爱玲形象为例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1期42卷 94-99页
作者: 萧凤娴 慈济大学东方文学系
"移简"现象,是"侨易"过程中的"主体认同",因移动产生变化("移变"),导致对母文化常态的影响焦虑("移常")。"侨易主体"因此必须再接受、化约异文化,产生简洁原则("移简"),才能安身立命、发展己志。"移简"后的简洁原则,会再与异文化"移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社会自我话语的融合与新生——1911—1949年袭人评价概念标准
收藏 引用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 第4期10卷 77-83页
作者: 萧凤娴 台湾花莲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
本文以读者评价概念标准作为问题意识,认为1911-1949年间的读者,是以"融合"清代读者主题说、方法论,参照个人真实的社会、历史脉络与经验,"新生"出一套评价标准来评价袭人。并且,此一评价标准,多数是关注社会、族群、阶级、国家的生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混同与选择——湖北孝感“董孝子”传说研究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5年 第2期 55-64页
作者: 刘惠萍 台湾花莲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孝感"素以"孝道昌盛"而得名。过去,关于"孝感"之名的由来,多以为因西汉孝子董永曾"流寓孝感"之故。然据较早的文献如南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引《图经》则以为"因孝子董黯立名也"故"孝感"之得名,可能并非独因董永一人之故。通过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阶级论的演变:以晴雯为核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曹雪芹研究 2024年 第4期 165-175页
作者: 萧凤娴 台湾花莲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 中国台湾
本文以王昆仑1943年《晴雯之死》、1948年《晴雯之死》、1962年《晴雯之死》、1962年至1963年改编昆剧《晴雯》剧本为主要研究文本,研究王昆仑创作与修改的核心观念、变迁,并分析其观念的定义与运用。研究结论是:首先,王昆仑《晴雯之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白流苏”的“高变”:香港地区的《倾城之恋》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 第4期 196-205页
作者: 萧凤娴 慈济大学东方文学系 中国台湾花莲970
以侨易学视野、侨易十六义方法论,细读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认为《倾城之恋》是以“易”而“侨”的处境与行为、“仿变”的“谈恋爱”、“高变”的“平凡人妻”书写小说女主角白流苏的故事内容。使用侨易学视野与方法论分析《倾城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胡调、张腔:《今生今世》《小团圆》“才子佳人”叙事范式的移常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 第2期 162-172页
作者: 萧凤娴 慈济大学东方文学系 中国台湾花莲970
以侨易学视野,对照细读胡兰成《今生今世》与张爱玲《小团圆》文本,认为《今生今世》移变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才子佳人邂逅、相处与遭遇破坏、大团圆三个基本情节,才、美、德、智、胆五个“佳人”叙述标准,才、情、貌、德四大“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据初期台湾旧惯调查的“民俗”知识建构:知识政治学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4年 第6期 25-31页
作者: 蔡升德 台湾花莲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本文以Foucault关于主体化与客体化的论述,说明日本政府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系统性并大规模地调查与记录台湾的旧惯习俗。日据初期的旧惯调查及其所建立的文本与知识,不仅成为台湾民俗学的开端,亦为当代台湾民俗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代性、身分认同与文学史——读叶隽《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北欧卷》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 第2期 184-188页
作者: 萧凤娴 台湾慈济大学东方文学系 中国台湾花莲970
叶隽《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北欧卷》以“侨易学”为方法论,书写学者的主体变迁、交流与身份认同,以及交流、参与现代性后,建构的学术主体、学术成果的历史。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湘学报》重编与重印研究
收藏 引用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 第4期12卷 82-93页
作者: [日]八百谷晃义 台湾慈济大学东方文学系
本文讨论维新运动时期在湖南长沙发行的《湘学报》被反复重印、重编的史事,展现出在先行研究中鲜少被关注的晚清报刊内容流通的状况。晚清报刊的流通网络有不可忽视的局限,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异。《湘学报》也一直无法解决在派报上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可”字在《上博》简的用法与诠释
收藏 引用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 第2期24卷 71-84页
作者: 何昆益 吕佩珊 慈济大学东方文学系 台湾花莲97004 慈济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台湾花莲97004
"可"字在《上博》中为常见字,用法多样,除了读作本字之外,尚可读作它字,计有以下五种读法:一、读作本字,《君子为礼》:"子可亓也【3】。";二、惯用通读作"何",如《季庚子》:"青(请)昏(问)可(何)胃(谓)(任)之惪(德)【2】";三、通假为"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