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69 篇 期刊文献
  • 3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4 篇 历史学
    • 115 篇 中国史
    • 29 篇 考古学
    • 24 篇 世界史
  • 123 篇 文学
    • 10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19 篇 哲学
    • 119 篇 哲学
  • 93 篇 法学
    • 39 篇 政治学
    • 21 篇 社会学
    • 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9 篇 民族学
    • 11 篇 法学
  • 34 篇 理学
    • 8 篇 物理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4 篇 天文学
    • 4 篇 生物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地理学
  • 27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5 篇 工学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1 篇 艺术学
    • 1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美术学
  • 13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11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医学
  • 2 篇 军事学

主题

  • 22 篇 中国
  • 14 篇 中研院
  • 14 篇 台湾
  • 11 篇 台湾省
  • 11 篇 民进党
  • 9 篇 国民党
  • 8 篇 史语所
  • 8 篇 台北
  • 8 篇 台湾地区
  • 7 篇 牟宗三
  • 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7 篇 海峡两岸
  • 6 篇 中央研究院
  • 6 篇 学术研讨会
  • 6 篇 研究动态
  • 5 篇 新儒家
  • 5 篇 文学
  • 5 篇 唐君毅
  • 5 篇 汉学
  • 5 篇 梁启超

机构

  • 41 篇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
  • 31 篇 台湾大学
  • 24 篇 台湾"中央研究院"...
  • 21 篇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
  • 13 篇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
  • 12 篇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
  • 12 篇 台湾"中研院"历史...
  • 11 篇 清华大学
  • 11 篇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
  • 10 篇 台湾“中研院”历史...
  • 9 篇 台湾中研院文哲所
  • 8 篇 台湾中山大学
  • 8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中研院中国文哲研...
  • 8 篇 台湾“中央研究院”...
  • 7 篇 台湾政治大学
  • 7 篇 台湾"中研院"文哲...
  • 7 篇 台湾"中央"研究院...
  • 6 篇 台湾“中研院”中国...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

作者

  • 21 篇 李明辉
  • 15 篇 杨小滨
  • 13 篇 林庆彰
  • 13 篇 王泛森
  • 11 篇 李奭学
  • 10 篇 何乏笔
  • 10 篇 杨晋龙
  • 9 篇 蔡长林
  • 9 篇 王明珂
  • 9 篇 彭小妍
  • 9 篇 林月惠
  • 8 篇 廖肇亨
  • 8 篇 刘述先
  • 7 篇 陈鸿森
  • 7 篇 廖泫铭
  • 7 篇 柳立言
  • 7 篇 黄成龙
  • 7 篇 潘光哲
  • 7 篇 戴琏璋
  • 7 篇 黄克武

语言

  • 50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506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儒学知识化与现代学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年 第6期24卷 2-7页
作者: 李明辉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近年来,中文学术界不时出现一种声音,批判现代儒学知识化的趋势。不少人强调:传统儒学是一套关于生命的学问,而不只是一套知识系统;它是一套整体的学问,无法被纳入现代的学科分类之中。他们忧虑:在现代西方的学术体制中,传统儒学会被割...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康德论同情
收藏 引用
宗教与哲学 2017年 第1期 17-35页
作者: 李明辉 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早期康德的伦理学思想系从吴尔夫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出发。到了1760年代,他认识到吴尔夫的'圆满性'原则不足以充当真正的道德原则。此时,他阅读了赫其森与卢梭的著作,而乞灵于赫其森的'道德情感'原则与卢梭的'同情'原则。但康德并未完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越南家礼学研究概况与意义试析
收藏 引用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 第3期2卷 128-146,171,172页
作者: 刘柏宏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中国台北11529
位处东南亚的越南,历来深受传统中国文化、南亚占婆文化等多方影响,越南礼学自有不同于日、韩的特殊性,值得留意。越南家礼学有其渊源,却也与《朱子家礼》互动密切。以目前存17部汉喃家礼文献为例,其性质以指导行礼目的为多,较少有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女夷救忠臣——《血影石》中的性别、疆界與華夷辯證
收藏 引用
岭南学报 2020年 第1期 -页
作者: 劉瓊云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清初蘇州派劇作家朱佐朝《血影石》傳奇,敘寫八百媳婦國跨海向中國興兵,拯救明初"靖難"忠臣之家。本文由此出發,考察晚明清初文學敘寫華夷互動,當中内/外、自我/他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安排,史地知識之實與建構想像之虚,彼此如何交錯轉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方以智《浮山诗集》考述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15年 第2期 139-146页
作者: 商海锋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作为明清之际的大学者,方以智一生撰诗两千余首,结集二十部,总称《浮山诗集》。该集于今人体认此段诗史及士人心灵史颇多助益,然长久以来未为学界习知。《浮山诗集》为方氏季子方中履编,方氏子嗣、门人共同参与校雠,于康熙初年汇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玄逸的四端七情论
收藏 引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28卷 5-13页
作者: 李明辉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研究所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继承,而形成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畿湖学派)之对垒。李玄逸是谓的"主理学者",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继...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長日將盡 典型夙昔——李慈銘學術批評中見的乾嘉情懷及其意義
收藏 引用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 第1期 113-163页
作者: 蔡長林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慈銘因《越縵堂日記》而於晚清享有盛譽,是書評騭經史百子之斷語,洋洋乎百萬言。後人震懾於其賅博宏富,多以《日記》書之文而溯源李氏之學,或以其論學林高下之語而述清季學術。但此類論述,並未能直陳隱没在學術論斷之後的終極關懷...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論莊存與《春秋正辭》的著作屬性
春秋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春秋学研究 2023年 第2期 15-35页
作者: 蔡長林 臺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學界對莊存與或《春秋正辭》的認知,普遍預設了莊氏爲晚清今文學或《公羊》學之祖的前提,而忽視了《春秋正辭》以極重比例大量援引《穀梁》《左傳》乃至宋儒之説以替代《公羊》本身的解釋。其尤甚者,乃是對何休建構“三科九旨”體系...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漫游男女:横光利一的《上海》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13年 第5期34卷 33-49页
作者: 彭小妍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横光利一是奠定日本新感觉派理论基础的人物,他指出新感觉派的主要技巧是象征主义。他是个文化翻译者,针对康德的物自体理论,发展出他的新感觉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上海》,充分运用象征主义的技巧,其中有的角色均是具有象征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桃花扇》西遊記——從《容美紀遊》看明清之際西南土司的認同政治與文化經營
收藏 引用
岭南学报 2020年 第1期 -页
作者: 胡曉真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本文探討明清之際西南地區土司如何長期經營文化與文學傳承,一方面親近主流的漢人儒家文化,一方面保有其本土特質。土司透過多樣的文學活動來"展演"文化,從而鬆動了漢與非漢的界線。論文的核心文本是清初文人顧彩作的日記體遊記《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