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1,655,753 篇
期刊文献
38,099 篇
会议
15,485 篇
学位论文
2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1,709,339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466,622 篇
管理学
166,201 篇
公共管理
147,192 篇
工商管理
131,77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48,98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23,26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372,438 篇
法学
151,09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93,855 篇
法学
83,004 篇
政治学
61,836 篇
社会学
20,067 篇
民族学
18,010 篇
公安学
285,535 篇
教育学
208,988 篇
教育学
43,070 篇
体育学
35,62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281,141 篇
经济学
224,719 篇
应用经济学
79,973 篇
理论经济学
224,408 篇
文学
116,76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65,953 篇
新闻传播学
44,29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169,789 篇
工学
34,985 篇
城乡规划学
21,38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753 篇
建筑学
16,87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15,750 篇
软件工程
81,395 篇
历史学
62,978 篇
中国史
20,250 篇
考古学
70,237 篇
哲学
70,047 篇
哲学
68,188 篇
理学
20,233 篇
数学
58,318 篇
医学
21,55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43,676 篇
艺术学
38,212 篇
农学
20,24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2,777 篇
军事学
主题
34,991 篇
大学生
17,242 篇
影响因素
16,884 篇
高校
15,073 篇
中国
13,717 篇
对策
13,286 篇
思想政治教育
11,198 篇
乡村振兴
9,617 篇
中国共产党
9,281 篇
新时代
8,195 篇
创新
7,983 篇
可持续发展
7,530 篇
马克思主义
7,484 篇
高质量发展
7,349 篇
经济增长
6,599 篇
人才培养
6,312 篇
人工智能
6,235 篇
路径
6,045 篇
教学改革
5,956 篇
马克思
5,788 篇
中国式现代化
机构
32,78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28,378 篇
武汉大学
28,293 篇
南昌大学
24,502 篇
南京大学
22,46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21,154 篇
吉林大学
20,852 篇
北京大学
19,413 篇
南开大学
17,81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16,609 篇
清华大学
16,602 篇
浙江大学
16,560 篇
华中师范大学
16,313 篇
山东大学
16,140 篇
复旦大学
15,959 篇
中山大学
15,113 篇
四川大学
14,452 篇
江西师范大学
14,17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13,971 篇
西南大学
13,128 篇
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1,341 篇
王伟
1,250 篇
张敏
1,161 篇
刘伟
1,085 篇
王静
1,037 篇
李静
1,030 篇
刘洋
1,023 篇
张静
952 篇
王磊
935 篇
张伟
925 篇
李娜
909 篇
李敏
886 篇
王芳
823 篇
李强
823 篇
李伟
789 篇
王娟
784 篇
王健
742 篇
张磊
704 篇
张杰
693 篇
李丹
683 篇
刘勇
语言
1,709,095 篇
中文
164 篇
英文
80 篇
日文
检索条件
"机构=南昌大学法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共
17093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基层民主治理能力与全过程人民民主
收藏
分享
引用
马克思
主义
研究
2025年 第01期 73-85页
作者:
陈荣卓
华中师范
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
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
研究所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提升基层民主治理能力指明方向,旨在兑现“可治理的民主”,贯穿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释放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效能。基层民主治理...
详细信息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提升基层民主治理能力指明方向,旨在兑现“可治理的民主”,贯穿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释放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效能。基层民主治理能力是驱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功能实现机制,重在支撑“民主的治理”,从人民性选举、统合式协商到科学化决策、共治化管理和全面性监督,五大能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有力地回答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落地的问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基层民主治理能力贯穿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始终,体现着支撑美好生活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有机统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四个相统一”,从而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民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民主
基层治理
民主治理能力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马克思关于作为制度性贫困的无产阶级贫困思想
收藏
分享
引用
当代世界与
社会主义
2025年 第1期 66-73页
作者:
牟成文
王韦君
华中师范
大学
政治学部
科学社会主义
研究
中心
华中师范
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
学院
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贫困从整体而言是一种典型的制度性贫困。马克思从资本
主义
社会
的异化劳动、阶级统治、剩余价值等方面深度剖析了无产阶级贫困的
社会
原因、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并由此对无产阶级贫困作了上述定性分析。毫无疑问,马...
详细信息
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贫困从整体而言是一种典型的制度性贫困。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阶级统治、剩余价值等方面深度剖析了无产阶级贫困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并由此对无产阶级贫困作了上述定性分析。毫无疑问,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是一种制度性贫困的分析判断是科学的,这一分析判断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实现根本解放思想的确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实现根本解放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关键词:
制度性贫困
无产阶级贫困
异化劳动
阶级统治
剩余价值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唯物史观意蕴
收藏
分享
引用
上海师范
大学
学报(哲
学社
会
科学
版)
2025年 第1期54卷 52-59页
作者:
周泉
刘同舫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
教研部
浙江
大学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从历史唯物
主义
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
社会
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
主义
内涵,关系到能否在...
详细信息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社会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关系到能否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推进制度建设的理论、历史和实践自觉。从既定的社会存在分析,“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根植于并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从不断发展的历史来看,制度及其建设是历史性的,“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应当遵循制度发展的历史规律。而无论从横向维度出发进行社会结构的分析,还是从动态发展的纵向维度展开历史考察,“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最终价值都指向于“现实的人”,其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性质。
关键词:
制度建设
社会
结构
历史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来源: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涉外法治视域下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的双层优化
收藏
分享
引用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5年 第1期46卷 152-160页
作者:
曹夏天
南昌大学
法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暂时弥合了双方审计监管冲突,纾解了中概股整体退市和中美金融脱钩危机。然而,美国域外审计执法逐渐偏离预设的合作框架,审计底稿出境威胁国家安全,协议的软法性质致使合作稳定性不足,或将导致双边合作再度失...
详细信息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暂时弥合了双方审计监管冲突,纾解了中概股整体退市和中美金融脱钩危机。然而,美国域外审计执法逐渐偏离预设的合作框架,审计底稿出境威胁国家安全,协议的软法性质致使合作稳定性不足,或将导致双边合作再度失灵。立足长远,中国应积极构建“内部外部”双层跨境审计治理机制,推动形成更为合理和长效的治理框架:一是聚焦境内属地治理,强化对境内中概股审计师的属地管辖,做好审计数据分类分级和出境国家安全审查;二是优化外部协同治理,完善现有双边协议,促成多边软法合作,适时推动软法硬化,塑造跨境审计监管“软硬共治”新格局。
关键词:
中概股
跨境审计监管
域外管辖
数据出境
国家安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法的法理逻辑与制度体系
收藏
分享
引用
新疆师范
大学
学报(哲
学社
会
科学
版)
2025年 第3期46卷 140-153页
作者:
蓝寿荣
南昌大学
法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对经济运行模式、技术创新进程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变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促进低空经济有效、快速发展,亟须在相关政策措施基础上,根据低空经济设备技术、控制技术、信号技术、经济模式等...
详细信息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对经济运行模式、技术创新进程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变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促进低空经济有效、快速发展,亟须在相关政策措施基础上,根据低空经济设备技术、控制技术、信号技术、经济模式等的特殊性和现实要求,及时制定法律,构建广义上的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法。要通过立法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先进制造
经济法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环境评价及制度优化
收藏
分享
引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5年 第1期34卷 203-215页
作者:
秦倩
山西
大学
法学院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赖于科技创新支撑,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发挥创新驱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动力与支撑作用的关键。通过因子分析与熵值法联合
研究
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科技创新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科技创新环境整...
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赖于科技创新支撑,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发挥创新驱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动力与支撑作用的关键。通过因子分析与熵值法联合研究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科技创新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科技创新环境整体较差且存在分化现象。除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方面个别省市较强外,黄河流域各省区普遍存在创新投入显著不足、科技创新保护意识较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为优化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环境、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绿色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强化黄河流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设黄河流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和完善黄河流域多元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环境
因子分析
熵值法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金融科技平台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的优化进路
收藏
分享
引用
科学
管理
研究
2025年 第1期43卷 130-138页
作者:
程雪军
尹振涛
同济
大学
法学院
上海200092
北京
大学
法学院
北京100871
中国
社会
科
学院
金融
研究所
北京100710
在科技深化与金融需求的驱动下,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与监管呈现出动态的三维演进,即广义金融科技平台从信息金融平台发展至互联网金融平台及其狭义金融科技平台,对应形成了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与双峰监管。金融科技平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详细信息
在科技深化与金融需求的驱动下,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与监管呈现出动态的三维演进,即广义金融科技平台从信息金融平台发展至互联网金融平台及其狭义金融科技平台,对应形成了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与双峰监管。金融科技平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促进金融发展,但是金融科技平台同样衍生了“三元悖论”难题,即不可能同时实现金融科技平台创新、防范金融科技平台风险与金融科技平台规则简单性。通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过采用金融科技平台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集中体现为监管沙盒、创新中心、监管科技等机制,优化金融科技平台规则简单性,旨在实现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与防范金融科技平台风险的双元目标。结合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与监管的本土化实情,我国可以优化金融科技平台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的进路:通过包容监管激励金融科技平台创新,利用监管科技平衡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与规范,通过“双峰监管”防范金融科技平台风险。
关键词:
金融科技平台
监管科技
金融创新
监管沙盒
包容审慎监管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以桂林抗战文化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收藏
分享
引用
广西民族
大学
学报(哲
学社
会
科学
版)
2025年 第01期 86-95页
作者:
刘洋
苏亮乾
广西民族
大学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广西民族
大学
中共党史党建
研究
院
广西职业师范
学院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广西
科学社会主义
学会
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形成的革命文化,其蕴含的爱国、团结、包容、人本和创造等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对于增强“...
详细信息
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形成的革命文化,其蕴含的爱国、团结、包容、人本和创造等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桂林抗战文化精神,对于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弘扬其爱国精神,有助于增强对伟大祖国的情感认同,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其团结精神,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认同,筑牢思想基础;弘扬其包容精神,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守好精神根脉;弘扬其人本精神,有助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弘扬其创造精神,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坚定正确方向。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爱国精神
团结精神
包容精神
人本精神
创造精神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民事诉讼跨境直接证据调查的容许性
收藏
分享
引用
法商
研究
2025年 第1期42卷 154-168页
作者:
占善刚
武汉
大学
环境法
研究所
武汉
大学
法学院
2023年9月1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增设第284条,规定在同时满足“
所
在国法律不禁止”及“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条件下,受诉法院可以采取“即时通讯工具取证”等方式跨境直接进行证据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详细信息
2023年9月1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增设第284条,规定在同时满足“所在国法律不禁止”及“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条件下,受诉法院可以采取“即时通讯工具取证”等方式跨境直接进行证据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新设的跨境直接证据调查与传统的通过司法协助进行证据调查处于平行序位,由受诉法院合目的性裁量适用。法院采取“即时通讯工具取证”等方式进行证据调查,并未改变其高权行为之性质,其正当性源于证据方法所在国的个别允诺或同意,仅“所在国法律不禁止”的条件并不充足。在未取得证据方法所在国同意的情形下,为避免可能的外交、政治争议及国际法后果,应谨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84条的规定。应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意义对“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性质及效力作出合目的性解释,以保障当事人在跨境直接证据调查中的程序参与权和证据利益。
关键词:
跨境直接证据调查
主权原则
司法协助
自由证明
当事人同意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数实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多元优势、动能解析与布局完善
收藏
分享
引用
当代经济管理
2025年 第02期47卷 35-45页
作者:
刘惠惠
高嘉遥
山西
大学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思想
研究
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
教研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其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服务模式,为...
详细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其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服务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数实融合在不同层面需要不同机制,要素端融合机制主要涉及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需求端变革机制则围绕产品与服务创新、需求预测与管理展开,产业端融合机制包括农业现代化转型、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服务业质量提升等。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化路径,需要加速技术创新与研发强化,建设数智化生态体系,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产业数智化改造升级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500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