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889 篇 期刊文献
  • 1,595 篇 学位论文
  • 26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4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59 篇 管理学
    • 1,998 篇 公共管理
    • 1,13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46 篇 工商管理
    • 146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9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150 篇 法学
    • 815 篇 法学
    • 649 篇 政治学
    • 5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99 篇 公安学
    • 197 篇 社会学
  • 1,207 篇 经济学
    • 1,066 篇 应用经济学
    • 201 篇 理论经济学
  • 1,119 篇 工学
    • 27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7 篇 城乡规划学
    • 161 篇 软件工程
    • 10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5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8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76 篇 农业工程
    • 75 篇 公安技术
    • 73 篇 水利工程
  • 982 篇 文学
    • 943 篇 新闻传播学
  • 504 篇 教育学
    • 363 篇 教育学
    • 120 篇 体育学
  • 306 篇 医学
    • 16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70 篇 理学
    • 83 篇 大气科学
  • 130 篇 历史学
    • 109 篇 中国史
  • 100 篇 农学
    • 7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 篇 哲学
  • 37 篇 艺术学
  • 8 篇 军事学

主题

  • 220 篇 互联网
  • 170 篇 大数据
  • 118 篇 社会治理
  • 118 篇 区块链
  • 111 篇 人工智能
  • 91 篇 网络舆情
  • 79 篇 数字经济
  • 77 篇 乡村振兴
  • 75 篇 数据治理
  • 65 篇 社区治理
  • 64 篇 治理
  • 63 篇 公司治理
  • 63 篇 网络空间
  • 61 篇 网络安全
  • 58 篇 互联网平台
  • 53 篇 基层治理
  • 52 篇 “互联网+”
  • 47 篇 影响因素
  • 47 篇 习近平
  • 45 篇 高质量发展

机构

  • 2,132 篇 中山大学
  • 225 篇 北京大学
  • 22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16 篇 清华大学
  • 206 篇 复旦大学
  • 149 篇 武汉大学
  • 130 篇 浙江大学
  • 12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1 篇 吉林大学
  • 101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98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96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90 篇 南京大学
  • 90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90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90 篇 山东大学
  • 84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82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77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7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7 篇 张志安
  • 57 篇 岳经纶
  • 57 篇 张紧跟
  • 49 篇 郭全中
  • 44 篇 叶林
  • 40 篇 倪星
  • 39 篇 陆岷峰
  • 33 篇 谢永江
  • 31 篇 刘永红
  • 31 篇 朱亚鹏
  • 31 篇 何艳玲
  • 29 篇 周永章
  • 28 篇 肖滨
  • 28 篇 郑跃平
  • 26 篇 陈天祥
  • 24 篇 马骏
  • 24 篇 方兴东
  • 22 篇 顾昕
  • 22 篇 廖俊平
  • 20 篇 李新春

语言

  • 7,74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77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何以透明,以何透明:高等教育的AIGC剽窃与技术之治
收藏 引用
中国远程教育 2025年 第1期 113-130页
作者: 张韬略 陈沪楠 同济大学法学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中的学术剽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样态。回顾几次重大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剽窃概念及其规制手段的历史演变,技术既是推动者也是破局者。现有剽窃概念在适配滥用AIGC的行为上存在一定障碍,《著作权法》《学位法》...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互联网何以赋能?——基于平台劳动视角的青年残疾人就业研究
收藏 引用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5年 第1期 56-72+328页
作者: 李敏锐 周如南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网络传播与治理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中山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中心 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
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我国残疾人就业渠道,增加了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互联网平台劳动大多实行众包制生产方式和计件制薪酬,劳动者的劳动地点的时间弹性化,残疾人在互联网平台劳动过程中,可以暂时摆脱残疾人的身份,实现工作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互联网平台数字劳动的合法性话语建构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1年 第7期 71-79页
作者: 张志安 刘黎明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建构性话语分析法,以"996工作制"、"美团外卖骑手"和新型灵活用工实践为例,考察互联网平台企业如何建构新型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话语。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制度和资源为两大核心诉求,根据情境和议题、风险的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融合时代中国受众类型变迁与数字生活——兼谈平台社会的受众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1年 第5期 68-76页
作者: 张志安 聂鑫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在数字化时代,受众分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呈现何种变迁特征,又如何影响数字生活行为成为新闻传播领域关心的核心议题。基于CGSS(2010—2017年)数据,本研究将中国受众划分为"电视主导型""电视+报纸型""电视+广播型""上网+电视型""上网+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年 第11期39卷 27-33页
作者: 张志安 曹艳辉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针对中国内地调查记者行业的第二次全国性普查,与六年前进行的首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调查记者行业依然由男性主导,且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化,教育程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微信舆论研究:关系网络与生态特征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16年 第6期 29-37页
作者: 张志安 束开荣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本文试图将微信舆论研究嵌入特定的关系网络模型中去考察,分析微信舆论场的关系网络与生态特征,并试图为微信舆论研究探讨新的理论视角。微信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基于节点间关系的亲疏强弱所形成的异质性网络,具有明显的"无标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社交媒体意见群体的特征、变化和影响力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界 2017年 第7期 24-30页
作者: 曹洵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聚焦2016年活跃于社交媒体的各种意见群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比较分析等实证方法,从群体结构、公共参与、互动关系等方面考察各意见群体传播影响力的特征、变化及影响。研究发现,公知型意见领袖、知识型意见领袖及娱乐型网红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思新闻客观性:基于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数据新闻的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5年 第01期 25-29页
作者: 郭全中 陈俊睿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媒体融合时代,技术浪潮的冲击导致一种内在性矛盾逐渐在新闻业显现:尽管新闻客观性准则已不再适应当下的新闻生产,但种种行业乱象和数据新闻的崛起似乎又昭示着传统客观性的复归。本文认为,专业化、去专业化和再专业化三股力量在数...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基于平台的协作式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新格局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1年 第4期 13-19页
作者: 李辉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技术应用拓展,互联网超级平台正在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基础构架,并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领域和工具。本文简要梳理了互联网参与国家治理的历程,概括了从电子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到"平台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 2020年 第6期 107-113页
作者: 葛彬超 孟伏琴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
青年身份认同本质上是文化身份认同,核心是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建构过程,青年身份认同包含“认异”“求同”“聚类”三个环节,内涵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逻辑统一。微空间作为当代青年公共表达、日常交往、文化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