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714 篇 期刊文献
  • 248 篇 会议
  • 6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5,0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88 篇 文学
    • 1,97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14 篇 新闻传播学
    • 34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808 篇 法学
    • 32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30 篇 社会学
    • 209 篇 政治学
    • 120 篇 民族学
    • 28 篇 法学
  • 561 篇 历史学
    • 460 篇 中国史
    • 159 篇 考古学
    • 73 篇 世界史
  • 459 篇 哲学
    • 459 篇 哲学
  • 308 篇 教育学
    • 216 篇 教育学
    • 87 篇 体育学
  • 261 篇 艺术学
    • 17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5 篇 美术学
    • 29 篇 艺术学理论
    • 2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58 篇 管理学
    • 144 篇 公共管理
    • 48 篇 工商管理
    • 4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29 篇 经济学
    • 84 篇 应用经济学
    • 52 篇 理论经济学
  • 102 篇 工学
    • 29 篇 城乡规划学
    • 16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建筑学
  • 55 篇 理学
    • 20 篇 地理学
    • 1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9 篇 医学
  • 18 篇 农学
  • 4 篇 军事学

主题

  • 99 篇 中华文明
  • 77 篇 中国
  • 64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63 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6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53 篇 世界华文文学
  • 52 篇 中华文化
  • 48 篇 现代性
  • 44 篇 海外华文文学
  • 43 篇 世界文学
  • 40 篇 人类文明新形态
  • 40 篇 文化自信
  • 36 篇 国际传播
  • 34 篇 世界
  • 33 篇 比较文学
  • 32 篇 华文文学
  • 31 篇 全球化
  • 3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0 篇 网络文学
  • 30 篇 中国文化

机构

  • 164 篇 暨南大学
  • 137 篇 南京大学
  • 133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3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2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9 篇 武汉大学
  • 121 篇 北京大学
  • 109 篇 四川大学
  • 105 篇 山东大学
  • 10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82 篇 厦门大学
  • 76 篇 复旦大学
  • 74 篇 清华大学
  • 67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67 篇 苏州大学
  • 6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59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57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57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7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22 篇 方汉文
  • 21 篇 叶舒宪
  • 18 篇 郭熙
  • 17 篇 朱双一
  • 17 篇 古远清
  • 17 篇 杨剑龙
  • 15 篇 柳华文
  • 15 篇 李松
  • 14 篇 张恒军
  • 13 篇 武友德
  • 13 篇 黄万华
  • 13 篇 杨匡汉
  • 12 篇 陈伟
  • 12 篇 张重岗
  • 11 篇 王宁
  • 11 篇 范玉刚
  • 10 篇 金元浦
  • 10 篇 彭兆荣
  • 9 篇 覃凤余
  • 9 篇 张向前

语言

  • 5,0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50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汉语长名称词的识解及教学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学 2025年 第1期 86-98页
作者: 刘探宙 刘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在长名称词的教学上尚有空白点,这与语言本体相关研究相对匮乏有关。本文力图直面这个匮乏,先对长词的特点做了界定,探索它们内部的构成类型,认为汉语定中式长词是多个信息项并置“堆砌粘附”在一起,在线组合生成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程抱一的文化对话诗学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8期41卷 111-121页
作者: 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被视为中西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以中西文化对话的方式,重塑开放性的心灵,建立了开放性的思想架构。他借助结构主义、符号分析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的结构功能,创造性地诠释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激活了中国的宇宙论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写给故乡”到“少年中国”——《夏潮》杂志与“唱自己的歌”运动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3年 第4期 85-99页
作者: 郑海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蒋勋1977年发表于《夏潮》杂志的新诗《写给故乡》,经李双泽改编后,成为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传唱一时的新民歌佳作《少年中国》。从诗到歌的转化,体现了李双泽通过音乐、绘画和文学写作对时代需文化意识和青年自我的探索。《夏潮》...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代文学的思想史视野——以汪晖、孙歌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11期 84-92页
作者: 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由于思想史的助力,打开了新的格局和视野。其中的代表性学者有汪晖、孙歌等。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现象。文学思想史的路径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来自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刊首语
收藏 引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5年 第1期 1-1页
作者: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
“百节年为首”。乙巳新春将至,中国迎来了一份厚重而温馨的新年贺礼。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成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台湾的文学场域论述——以张诵圣、柳书琴和林建国为线索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20年 第5期 11-18页
作者: 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作为能动性的场域,台湾与东亚文学研究打开了多重的面向。关于台湾文学场域的分析,致力于考察文学生产、文化策略与文学体制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涉到文化权力争夺的问题。作为一种延展,与台湾相关的东北亚、东南亚文学场域,则发展出了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陈寅恪诗学中的两个世界和悲剧意识——以陈三立、陈寅恪父子诗学的渊源与比较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6年 第3期36卷 209-216页
作者: 潘静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生平创造了大量的充满隐喻和影射的诗歌。透过这些诗歌,一方面可以看到他与其父陈三立在诗学乃至精神、文化上的渊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在此基础上,他个人忧郁阴柔的性情、气质促使他晚年的诗歌构造了两个意象分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技术与感性——在麦克卢汉、海森伯和庄子之间的互文性阐释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5年 第1期35卷 84-97页
作者: 金惠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以麦克卢汉对海森伯和庄子的援引和评论为根基,以技术与感性为中心议题,本文试图建立起三位思想家之间的互文性阐释。在此互文性阐释中,海森伯徘徊在主体统一场和客体统一场之间,而麦克卢汉则径直从电子媒介技术走向主观统一场。庄子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海外华人诗学的诸种面向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21年 第4期 88-96页
作者: 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从华人文学思想的生成、播散和影响进入讨论,可在内在连带层面呈现华人诗学的结构性内涵。作为一个历史生成的范畴,现代性视野下的华人诗学呈现出多层次交叉展开的态势。其中,有三条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此史可待成追忆
收藏 引用
名作欣赏 2009年 第28期 4-11页
作者: 杨匡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明眼人看到《六十年与六十部》这一书名很可能做出'应景'一类的质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也常常遭到'时评'的讥讽。然而,在实践的意义上,'文章合为时而著'一直是中国文学的悠久传统,当代文学属于运动中的美学,是与时代发展、文学现实紧密...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