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247,119 篇
期刊文献
14,737 篇
会议
9,404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271,260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100,815 篇
法学
59,94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40,882 篇
政治学
9,694 篇
社会学
8,665 篇
法学
7,946 篇
民族学
1,724 篇
公安学
52,283 篇
历史学
41,126 篇
中国史
10,584 篇
考古学
9,898 篇
世界史
35,712 篇
文学
18,70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15,005 篇
新闻传播学
2,63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34,372 篇
管理学
17,395 篇
公共管理
6,768 篇
工商管理
5,52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4,50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2,10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25,837 篇
教育学
17,518 篇
教育学
7,624 篇
体育学
24,292 篇
经济学
16,091 篇
应用经济学
9,696 篇
理论经济学
18,030 篇
哲学
18,004 篇
哲学
13,270 篇
艺术学
5,476 篇
美术学
4,259 篇
戏剧与影视学
2,94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1,780 篇
音乐与舞蹈学
13,154 篇
工学
4,177 篇
城乡规划学
3,154 篇
建筑学
6,187 篇
理学
2,428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1,231 篇
地理学
2,775 篇
医学
1,905 篇
农学
1,265 篇
军事学
主题
9,382 篇
中国共产党
7,274 篇
中国
4,454 篇
马克思主义
3,863 篇
新时代
3,803 篇
中国式现代化
3,180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13 篇
习近平
2,455 篇
毛泽东
2,236 篇
历史
2,100 篇
改革开放
1,969 篇
社会主义
1,924 篇
马克思
1,855 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688 篇
发展
1,58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1,518 篇
唯物史观
1,499 篇
大学生
1,467 篇
历史唯物主义
1,411 篇
现代化
1,381 篇
思想政治教育
机构
9,28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4,25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4,015 篇
北京大学
3,785 篇
武汉大学
3,650 篇
南开大学
3,548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3,488 篇
复旦大学
3,130 篇
南京大学
2,941 篇
清华大学
2,868 篇
山东大学
2,601 篇
四川大学
2,524 篇
陕西师范大学
2,52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2,45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2,39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2,251 篇
吉林大学
2,107 篇
中山大学
1,99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1,917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1,729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100 篇
王子今
91 篇
李军
77 篇
包心鉴
73 篇
王娟
65 篇
左玉河
64 篇
俞金尧
62 篇
李学勤
62 篇
李娜
61 篇
辛向阳
60 篇
高强
60 篇
刘佳
57 篇
武力
57 篇
刘伟
56 篇
王伟
55 篇
刘勇
54 篇
王斌
53 篇
刘斌
53 篇
张康之
53 篇
张静
52 篇
李士金
语言
271,237 篇
中文
19 篇
日文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
共
27126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构建
中国
自主的清
史研究
知识体系是新时代的使命
收藏
分享
引用
清
史研究
2025年 第1期 31-34页
作者:
李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
研究院
北京100101
在
中国
古代
历史
上,没有哪一个王朝直接统辖的疆域版图比清朝更大,没有哪一个王朝在维护国家统一上比清朝做得更彻底。作为我
国历
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有清一代的发展进程充满变革和挑战,既缔造了辉煌一时的盛世景象,又给近...
详细信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王朝直接统辖的疆域版图比清朝更大,没有哪一个王朝在维护国家统一上比清朝做得更彻底。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有清一代的发展进程充满变革和挑战,既缔造了辉煌一时的盛世景象,又给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埋下伏笔。清代历史的盛衰流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的影响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清史研究从20世纪初发轫到今天,不仅成为中国史学领域的显学,而且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参与学者之多、成果之丰硕,恐怕是其他断代史研究难以比拟的。清史研究之所以受到格外关注,原因在于清史本身极为丰富而多彩的历史内涵,在于远超其他历史时期的珍贵而浩繁的史料,它涉及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以及量化史学、历史人类学、新文化史等诸多传统和新兴领域,涵盖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范畴。客观还原清代历史,深入揭示清代历史本原,进而探寻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既是清史研究的基本学术旨趣,也是清史研究经久不衰的动力之源。
关键词:
清
史研究
新文化史
中国
古代
历史
史学领域
历史
人类学
历史
内涵
盛世景象
学术旨趣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论新时代
中国
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
收藏
分享
引用
云南
社会科学
2025年 第1期 72-79页
作者:
范恩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中国历史
研究院
)
中国
边疆
研究
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学
建构
中国
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必须在悠久
历史
中认识
中国
边疆的基本特征,在
中国
式现代化进程中明确使命和任务,从中凝练出要
研究
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形成具有
中国
特色、时代特色的
中国
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具体包括七...
详细信息
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必须在悠久历史中认识中国边疆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明确使命和任务,从中凝练出要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容建设。具体包括七个方面:边疆史研究、边界史研究、边疆安全研究、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边疆地区社会建设研究、边疆地区文化建设研究、边疆与周边国际区域关系问题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边疆学
自主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话语体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逻辑前提与目标指向
收藏
分享
引用
党建
2025年 第2期 35-38,41页
作者:
金民卿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
研究院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
中国
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第二个结合”;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一重大命题的...
详细信息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第二个结合”;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与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深刻洞察,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逻辑前提
目标指向
马克思主义
内在关系
内在规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阳儒阴释”论争的脉络考察
收藏
分享
引用
文史哲
2025年 第1期 99-110,167页
作者:
林存阳
罗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
研究院
古代
史研究
所
北京100101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学
历史
学院
北京102488
“阳儒阴释”系宋代理学产生后,儒学内部针对陆王心学援引佛学而建构其学说取向的一种批判。此一论争自张九成而萌芽,由朱熹正式提出,经陈建等人的发展,至清初,顾炎武、王夫之等以此来批判陆王学说,斥其为“异端”,而黄宗羲等则起而为...
详细信息
“阳儒阴释”系宋代理学产生后,儒学内部针对陆王心学援引佛学而建构其学说取向的一种批判。此一论争自张九成而萌芽,由朱熹正式提出,经陈建等人的发展,至清初,顾炎武、王夫之等以此来批判陆王学说,斥其为“异端”,而黄宗羲等则起而为之辩解,从而推动了学术的更新和转型。从本质上说,“阳儒阴释”并非反映儒与佛之间的关系,而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学术主旨、立场、方法上的异趣及二者之间的门户之见与宗派意识,彰显了儒学本身自我净化的诉求和努力。这一论争的出现及发展,不仅关乎学术之演进、哲理之思辨,也涉及社会人心的型塑,甚至国家的治乱安危,具有多重省思意义。
关键词:
阳儒阴释
理学
异端
门户之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构建
中国
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
收藏
分享
引用
理论月刊
2025年 第2期 5-13,158页
作者:
安北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中国历史
研究院
)突厥
研究
中心
中国
边疆
研究
所
中国
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
中国
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
中国
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解决
中国
边疆现实问题、尊重学术发展规律和推动
中国
边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
中国
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理解边疆认识边疆,分析...
详细信息
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解决中国边疆现实问题、尊重学术发展规律和推动中国边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理解边疆认识边疆,分析总结历代边疆治理的经验,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和边疆发展观。理解边疆是前提,加强边疆治理是基础,维护国家安全是底线。加快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桎梏,立足中国立场建立中国学派。中国边疆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国家性,既要聚焦边疆、民族与国家治理的基础理论问题,也要聚焦国家安全与边疆发展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关键词:
中国
边疆学
“三大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
国家安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南北对峙与南北联络:1920 年黄尊三广州之行
收藏
分享
引用
社会科学
辑刊
2025年 第2期 223页
作者:
李在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学
历史
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
史研究
所
中国历史
研究院
近代以来
中国历史
学知识体系
研究
中心
1920年12月,
历史
“小人物”黄尊三有一次意外的广州之行。黄氏在广州观察到,广州护法政府内部庞杂、派系林立、财政窘迫、难有作为。从微观人物史角度考察“小人物”行止,可以管窥南北政权对峙中的交错互动。考察黄尊三此番南下广州之...
详细信息
1920年12月,历史“小人物”黄尊三有一次意外的广州之行。黄氏在广州观察到,广州护法政府内部庞杂、派系林立、财政窘迫、难有作为。从微观人物史角度考察“小人物”行止,可以管窥南北政权对峙中的交错互动。考察黄尊三此番南下广州之举可以发现,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护法政府通过北方政界要角孙洪伊联络北方,特别是直系集团。作为南方护法阵营的重要成员,孙洪伊为孙中山联络北方所作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表层和高层,缺少群众基础,实际效果有限。孙洪伊、黄尊三之间的关系类似传统社会的“君子之交”,在“社会革命派”已经兴起的1920年代难以成事。相反,讲求主义信仰、严密组织、群众基础成为此后中国政治变革的新趋向。
关键词:
广州护法政府
微观人物史
北洋军阀
孙中山
孙洪伊
黄尊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镇压义和团运动与美国政治精英围绕帝国主义的争论
收藏
分享
引用
世界
历史
2025年 第1期 102-118,I0004页
作者:
许翔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
历史研究
所
美国出兵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围绕美国的菲律宾政策与美国的帝国扩张性质展开。支持美国进行海外扩张与领土兼并的精英强调,美国对义和团运动的及时应对反映了占领菲律宾的...
详细信息
美国出兵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围绕美国的菲律宾政策与美国的帝国扩张性质展开。支持美国进行海外扩张与领土兼并的精英强调,美国对义和团运动的及时应对反映了占领菲律宾的必要性,以及美国履行国际使命的重要性。反帝国主义者则力求凸显占领菲律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在华活动对美国利益的潜在威胁。扩张主义者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并称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符合美国的大国身份与国际地位,可以捍卫美国的海外利益。这场争论最终使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美国反帝国主义运动走向瓦解,奠定了20世纪前十余年美国海外干涉政策的基础,为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美国海外扩张
义和团运动
美菲战争
帝国主义
政治精英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理解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一种话语叙事的分析框架
收藏
分享
引用
文学遗产
2025年 第1期 4-14页
作者:
刘作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
历史研究
所
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久远的
历史
,也对各自当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西方学界罕有使用文明互鉴的话语表述,文明交往被“文明—野蛮”“中心—边缘”“现代—传统”“先进—落后”等二分法和对立观来具体呈现并成为主要的话语表述方式,形...
详细信息
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久远的历史,也对各自当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西方学界罕有使用文明互鉴的话语表述,文明交往被“文明—野蛮”“中心—边缘”“现代—传统”“先进—落后”等二分法和对立观来具体呈现并成为主要的话语表述方式,形成了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的文明观。中西文明互鉴需要用新的叙事方法对西方文明交流话语进行解构继而重构,核心就是将唯物史观和创新话语叙事相结合,创建中国对文明互鉴认知的自主知识体系。通过厘清文明发展进程中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性和互鉴性,我们能够跳出西方二分法、对立性元叙事模式,积极探索在文明多元、平等、包容背景下推进文明互鉴的意义,构筑文明交流互鉴新叙事框架。
关键词:
文明互鉴
话语叙事
东方和西方
中西文明
唯物史观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7—8世纪拜占庭帝国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
收藏
分享
引用
世界
历史
2025年 第1期 154-171,I0006页
作者:
孙思萌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
历史研究
所
拜占庭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体现。相较于早期,7—8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皇位继承呈现出更为顺畅、稳定的特征,这源于该时期拜占庭统治者通过多种手段完善皇位继承制度。统治者在生前通过早早确立共治皇帝的方...
详细信息
拜占庭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体现。相较于早期,7—8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皇位继承呈现出更为顺畅、稳定的特征,这源于该时期拜占庭统治者通过多种手段完善皇位继承制度。统治者在生前通过早早确立共治皇帝的方式来指定继任者,从强调父死子继到凸显长子继承,长子与共治皇帝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渐形成。在皇权主导的加冕仪式中,统治者利用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祝圣、仪式举行空间和日期的宗教色彩以及神圣化的誓言等基督教元素,强化了加冕仪式的神圣性。同时,统治者有意识地塑造、宣传直系血亲继承的理念,将皇室血统与统治帝国的合法性紧密结合,捍卫皇权在统治家庭内部世袭的王朝统治。7—8世纪拜占庭的皇权交接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但它未能长久存续,至马其顿王朝时期走向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拜占庭
皇位继承制度
共治皇帝
加冕仪式
伊苏里亚王朝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古波斯帝国官方
历史
书写中的史学萌芽及其潜在局限性——以《贝希斯敦铭文》为例
收藏
分享
引用
史学集刊
2025年 第1期 32-37页
作者:
吕厚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
历史研究
所
北京100101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西方世界在学术和文化领域居于全球主导地位,史学史与
历史
哲学
研究
在此大背景下兴起,多数有影响力的相关著作将古希腊史学视为近现代史学的唯一重要源头,同时有保留地承认,
中国
古代史学与《旧约圣经》等古代近东文...
详细信息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西方世界在学术和文化领域居于全球主导地位,史学史与历史哲学研究在此大背景下兴起,多数有影响力的相关著作将古希腊史学视为近现代史学的唯一重要源头,同时有保留地承认,中国古代史学与《旧约圣经》等古代近东文献中的历史书写也在世界古代史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学
历史
书写
史学史
近现代史
《旧约圣经》
贝希斯敦铭文
保留地
古波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500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