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8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 篇 历史学
    • 46 篇 中国史
    • 4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17 篇 法学
    • 10 篇 政治学
    • 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5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70 篇 驻日公使
  • 13 篇 黎庶昌
  • 6 篇 总理衙门
  • 5 篇 留日学生
  • 5 篇 日本
  • 5 篇 何如璋
  • 3 篇 维新变法
  • 3 篇 徐世昌
  • 3 篇 李鸿章
  • 3 篇 反帝反封建
  • 3 篇 伊藤博文
  • 3 篇 宋教仁
  • 3 篇 日本内阁
  • 3 篇 清末
  • 3 篇 黄遵宪
  • 2 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
  • 2 篇 丁忧
  • 2 篇 敬陈管见
  • 2 篇 光绪十年
  • 2 篇 中日两国

机构

  • 2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中国徐福会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
  • 1 篇 江苏省苏州市档案...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上海复旦大学
  • 1 篇 日本东北大学
  • 1 篇 延边大学
  • 1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1 篇 安徽外国语学院
  • 1 篇 浙江省侨联华侨历...
  • 1 篇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
  • 1 篇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聊城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戚文闯
  • 2 篇 李连昌
  • 2 篇 雪珥
  • 1 篇 李志武
  • 1 篇 王宝平
  • 1 篇 贾熟村
  • 1 篇 易惠莉
  • 1 篇 徐东波
  • 1 篇 谢尊修
  • 1 篇 罗鑫
  • 1 篇 朵渔
  • 1 篇 赵树好
  • 1 篇 张学继
  • 1 篇 郑毅
  • 1 篇 尚小明
  • 1 篇 孙海军
  • 1 篇 朱升芹
  • 1 篇 张剑萍
  • 1 篇 左鹏军
  • 1 篇 丁伟

语言

  • 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驻日公使"
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驻日公使与近代清鲜关系(1877-1894年)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9年 第1期 72-76页
作者: 盛利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济南250100
1870年代以后,清鲜关系面临着从传统封贡体系向近代条约体系的转变,而驻日公使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1877年清政府派出首任驻日公使,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驻日公使对朝鲜事务的影响大体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晚清驻日公使与中外交(1876-1911)
晚清驻日公使与中日外交(1876-1911)
收藏 引用
作者: 朱升芹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在晚清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时期,中关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呈现出复杂而特殊的特点。驻日公使从何如璋到汪大燮,除受过新式西方教育的汪凤藻、胡惟德等外,大多数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与外界接触中,思想观念和...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清末早期驻日公使本的认识及其外交实践
清末早期驻日公使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外交实践
收藏 引用
作者: 郝武艳 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两国签署的《中修好条规》中规定了双方可互派使节,从1877年开始到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共派出了六任五位公使,分别为何如璋、黎庶昌、徐承祖、李经方和汪凤藻,黎庶昌在第二、四任上两次出使,本文对这五位公使本的认识和外交实...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驻日公使李盛铎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2期22卷 37-44页
作者: 李志武 中山大学历史学
本文拟就李盛铎任驻日公使前的活动及期间的举措展开述论,其中重点论述李盛铎与守旧派、维新派与洋务派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兼及李盛铎作为大藏书家对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承所起的作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驻日公使黎庶昌与中琉球交涉
收藏 引用
贵州文史丛刊 2016年 第2期 44-50页
作者: 戚文闯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黎庶昌曾两度担任驻日公使,其外交任务主要是围绕琉球问题和朝鲜问题而展开的,而琉球问题贯穿始终。其所提的琉球策略又随着当时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不同,从早期的以"存球"为目的,到最后提出了"放弃琉球论"以求达到中同盟的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朝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著《使东述略》订正版本前言
收藏 引用
客家研究辑刊 2013年 第1期 176-186页
作者: 何维柱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510620
晚清时期,岭南出现了一位睿智干练、有胆有识的外交家,他既是中两国正式邦交的开创者,也是晚清中两国文化交流进人兴盛时期的开拓者。此人就是何如璋。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近代以来驻日公使主导下的中诗歌交流述略——以汪荣宝为中心
收藏 引用
语学习与研究 2016年 第3期 106-112页
作者: 李晨 苏州大学文学院
近代以来,伴随着清建交,新兴的中国本外交官群体开始对中诗歌交流史产生影响,并由何如璋、黎庶昌、汪凤藻三代驻日公使构成历史线索。民国时期,以中国外交官为核心的中诗歌交流围绕驻日公使汪荣宝展开。他沿着前辈的轨迹,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朝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
收藏 引用
广州研究 1987年 第5期 62-64页
作者: 曾民 暨南大学历史系
1871年,《中修好条规》的签订,揭开了近代中关系史的序幕。这个条规是中两国仿照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外交原则缔结的条约。根据该条规,明治政府于1874年2月派柳原前光为公使前往北京。稍迟,中国方面于1876年(光绪二年)12月...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末早期驻日公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文教资料 2019年 第25期 77-78页
作者: 荚婕 安徽外国语学院
清朝末年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强制打开了我国的国门,清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做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向国外派遣常大使是我国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本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时采取的很多做法让清政府认为有借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晚清驻日公使黎庶昌的外交公关
收藏 引用
公关世界 2001年 第3期 24-25页
作者: 牛仰山
黎庶昌是贵州一个穷乡僻壤的秀才,可后来却飘洋过海,做过清政府英、法、西班牙等国使馆的参赞。由于他思想敏锐,能洞察国际形势,按时代潮流和英、法等国的国情,协助公使完成外交任务,被当时英、法使臣曾纪泽誉为"办理洋务不可多得...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