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文学
    • 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5 篇 隐逸意识
  • 2 篇 风尚
  • 2 篇 沉沦
  • 2 篇 唐代
  • 2 篇 《文学遗产》
  • 2 篇 制举
  • 2 篇 隐逸生活
  • 1 篇 文人画
  • 1 篇 必修教材
  • 1 篇 文化素材
  • 1 篇 元蒙统治
  • 1 篇 文化寓意
  • 1 篇 陆葇
  • 1 篇 裂变
  • 1 篇 精神价值
  • 1 篇 西汉赋
  • 1 篇 蒋捷
  • 1 篇 浙西词派
  • 1 篇 翰林文化
  • 1 篇 心态变化

机构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
  • 1 篇 延安大学
  • 1 篇 平顶山师专
  • 1 篇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
  • 1 篇 韩国祥明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淮北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文理学院
  • 1 篇 潍坊科技学院
  • 1 篇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

作者

  • 1 篇 韦德强
  • 1 篇 吕养正
  • 1 篇 王德宜
  • 1 篇 余群
  • 1 篇 刘毓庆
  • 1 篇 侯立兵
  • 1 篇 刘向斌
  • 1 篇 卢文倩
  • 1 篇 陆精康
  • 1 篇 赵晨
  • 1 篇 范进军
  • 1 篇 权锡焕
  • 1 篇 鞠岩
  • 1 篇 鲁虹
  • 1 篇 马公伟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隐逸意识"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试论蒋捷词的忧患意识隐逸意识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2003年 第9期 147-150页
作者: 范进军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株洲412007
蒋捷的词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纵观前期,面对山河破碎,他在个人与社会的观照中,抒发了对现实的忧患意识,反映在词的风格上,显得沉郁、豪放。进入后期,蒋捷逐渐平息了胸中燃烧的怒火,冷静地面对现实,思索人生。他之所以能在山水风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东汉辞赋中的隐逸意识研究
东汉辞赋中的隐逸意识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赵晨 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隐逸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它渗透于知识分子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作为有汉一朝具有代表性的辞赋文学,同样也含有浓重的隐逸意识。辞赋中的隐逸倾向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并且在东汉呈现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海东文人的“武陵桃源”——论韩国和陶文学中隐逸意识的演变
收藏 引用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 第5期17卷 77-82页
作者: 卢文倩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寿光262700
在源远流长的隐逸文化中,陶渊明的诗作久享盛誉,陶诗意境之深厚真率,引来无数后代文人追随唱和。这种对陶渊明诗歌追和的现象并不仅限于中国文学,甚至远在海东一隅,我们也可以嗅到浓厚的"和陶"气息。韩国和陶创作始于高丽中后期,至朝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庄子》寓言中的悲剧形象与知识分子的隐逸意识
收藏 引用
枣庄师专学报 1998年 第1期15卷 16-21页
作者: 权锡焕 韩国祥明大学中语中文学科教授
据美学的一般理论,悲剧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西方悲剧作品中,常常表现为人生的悲剧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坚贞不屈、悲壮的行为,为正义和真理而死,令人鼓舞奋起,上升到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快。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夹缝”中自我挣扎——从元代文人精神价值的裂变看元曲隐逸意识
收藏 引用
百色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15卷 37-40页
作者: 韦德强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中文系 百色533000
元代是一个夹缝时代 ,文化价值的丧失与终极意义的失落 ,使沦为弱势群体的元代文人的精神发生了转向 ,充满了生存与文化的焦虑 ,他们在边缘与中心的冲突中痛苦挣扎 ,最终走向市井与田园 ,追求他们生命安顿的居所。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制举并未促成唐代隐逸风尚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10年 第5期 152-155页
作者: 鞠岩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刊载《论制举与唐代隐逸风尚的关系》(查正贤撰,以下简称"查文")一文,认为:"为制举而颁布的诏书借助传统的隐逸话语,并灵活设置各种科目,把应举士人命名为沉沦草泽、待时而出的隐逸之士,从而塑造了唐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陆葇及其词研究
陆葇及其词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余群 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陆葇幼遭兵燹,转徙流离,久久困于名场。身处鼎革,又享受鼎革之后的恩赐与繁荣。广泛交接于清廷官员与词坛佼佼者之间,他经历了阳羡词派由盛到衰的过程,目睹了京华词苑的短暂繁荣,同时又真正加入了浙西词派的创作。迄今为止,尚无人对其...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元初士人的“时隐”意识和殉“道”精神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4期15卷 51-57页
作者: 吕养正
就群体而言,元初士人阶层的隐逸意识的膨大同其地位的失落几乎是同步的。 士阶层中隐逸意识的浓淡荣枯,都能反馈或折射出时代的气息、社会各方位各层面的风貌,一切以士阶层的心轴拔转。自孔、孟规定了“仕”隐”进”退”几乎成了士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2期 28-36页
作者: 刘毓庆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它统冶了一个时代,也消耗了一代才士的才华。尽管它缺少个性精神的闪光,可它却真实地反映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社会初期士大夫的欢乐和痛苦。必须指出,汉赋尽管作者众多,内容各异,思想殊别,但它绝不仅仅是个人感...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汉赋内容的变迁看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
收藏 引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19卷 56-61页
作者: 刘向斌 侯立兵 延安大学文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西汉赋的内容变化反映了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是探索赋家心路历程的重要依据。总体上讲,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矛盾对抗引发的隐逸意识;被迫认同后所形成的颂美倾向;依附王朝权威的兴趣减弱后所产生的疏离意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