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13 篇 陈承泽
  • 4 篇 词类活用
  • 4 篇 词性活用
  • 2 篇 胡愈之
  • 2 篇 甲寅派
  • 2 篇 古汉语
  • 2 篇 词性
  • 2 篇 意动用法
  • 2 篇 以动用法
  • 2 篇 谓语
  • 2 篇 动词活用
  • 2 篇 使动用法
  • 2 篇 主谓词组
  • 2 篇 《马氏文通》
  • 2 篇 宾语
  • 2 篇 说难
  • 2 篇 实词
  • 1 篇 代字
  • 1 篇 语法学家
  • 1 篇 分布

机构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大连外国语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台州师专
  • 1 篇 南开大学

作者

  • 2 篇 岳秀坤
  • 1 篇 池太宁
  • 1 篇 唐启运
  • 1 篇 许征
  • 1 篇 范铁权
  • 1 篇 邓丽兰
  • 1 篇 许嘉璐
  • 1 篇 黄德玉
  • 1 篇 饶尚宽
  • 1 篇 苏祥和
  • 1 篇 周艳芳
  • 1 篇 沈锡伦
  • 1 篇 邢昊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陈承泽"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说难”不是胡愈之——兼议被遗忘的陈承泽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4期25卷 147-153页
作者: 岳秀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愈之有笔名"说难"一说流传甚广,然此说实误,并导致《胡愈之文集》错收"说难"文章。此说源于茅盾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撰写导言时的记忆失误。胡愈之一度参与文学研究会活动,但并未使用过"说难"笔名。"说难"应该是陈承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政治与学术之间:陈承泽学行述论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4期47卷 84-91页
作者: 范铁权 邢昊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
陈承泽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供职于商务印书馆,并兼任多家报刊编辑。陈氏利用自身优势介绍西方宪政及法学知识,并针对清末民初之多变时局、国家建设等诸多问题建言献策。他约集同仁组建孤军社,筹划发行政论性刊物《孤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说难”不是胡愈之——兼议被遗忘的陈承泽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10年 第10期 147-153页
作者: 岳秀坤
胡愈之有笔名“说难”一说流传甚广,然此说实误,并导致《胡愈之文集》错收“说难”文章。此说源于茅盾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撰写导言时的记忆失误。胡愈之一度参与文学研究会活动,但并未使用过“说难”笔名。“说难”应该...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与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所体现出的“分布”观念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 第2期33卷 37-38页
作者: 周艳芳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辽宁大连116044
"分布"是结构主义重要的形式化描写的原则和方法,上世纪初,在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与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中均出现出了这种"分布"的思想。他们对于"分布"有怎样的认识,他们的"分布"的观念又有怎样的差异,本文主要就这两个问题展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法统”崇信到“革命”认同——从“孤军派”观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动态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1期 53-58页
作者: 邓丽兰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天津300071
"孤军派"是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界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以福建籍学人为核心,因留日学生、商务印书馆编辑的学缘、业缘关系而聚合。最初,他们坚持法律至上的立场,主张维护"法统"而反对革命。民国宪政结构的瓦解,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终于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所”字研究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87年 第1期 65-70页
作者: 许征
“所”字的用法大致有这么几种: 所: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所:王遇盗于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犹在。袒而视之背。(《左传·定公五年》) 所: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所:(县门)可容一人所。(《墨子·备...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古汉语词义研究的几点反思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3期 43-48+32页
作者: 饶尚宽
一、关于训诂训诂学属于传统语言学的范畴,它是解释疏通古代语言的一种学问。从广义来说,凡是对古书上的语言进行任何形式的解释、说明和阐发都可以称之为训诂,包括解释词(字)义、串讲句义、说明语法、分析修辞或表达方式、阐发章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 第3期 83-92页
作者: 唐启运
词类活用,作为一个语法术语,是指一个词在它所属词类的句法职能之外的一种灵活用法.这种灵活用法,超出了它所属词类固有的句法职能,担当了别的词类的句法职务,临时用如别的词类,所以称为词类活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含义,词类活用往往简称...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汉语词性活用散论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 第2期 93-106页
作者: 苏祥和
现在有关古汉语“词性活用”问题的著述,人云亦云者不少,所引例证也多雷同。“词性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就曾有争论,许多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古代汉语又把使动、以动、特殊动宾及“读破”等问题带进来,使“活用”问题更为复杂。下面我们把...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句本位”与古代汉语词类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 第6期 36-42+35页
作者: 许嘉璐
“句本位”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受到批评。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这一学说本身的弱点,一是旁人对它的误解。而这后一点,多少也跟黎锦熙先生当年的表述不尽精密有关。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