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8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 篇 哲学
    • 46 篇 哲学
  • 8 篇 法学
    • 7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5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64 篇 重玄
  • 23 篇 成玄英
  • 5 篇 道教思想
  • 5 篇 道教
  • 5 篇 李荣
  • 4 篇 三论宗
  • 4 篇 陆希声
  • 4 篇
  • 4 篇 万物
  • 3 篇 生存论
  • 3 篇 注疏
  • 3 篇 有无
  • 3 篇 庄子
  • 3 篇 道德真经传
  • 3 篇 体用
  • 3 篇 《道德经》
  • 3 篇 道教学者
  • 3 篇 玄学
  • 2 篇 齐物论
  • 2 篇 名实

机构

  • 6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NOT FOUND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1 篇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1 篇 甘肃张掖师专中文...
  • 1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博士研究生编审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博士研究生
  • 1 篇 合肥联合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作者

  • 5 篇 张辉辉
  • 4 篇 强昱
  • 3 篇 李刚
  • 2 篇 刘固盛
  • 2 篇 王瑜
  • 2 篇 宋开之
  • 2 篇 卢国龙
  • 1 篇 蔡华
  • 1 篇 刘杰
  • 1 篇 何建明
  • 1 篇 王欢欢
  • 1 篇 刘雪梅
  • 1 篇 傅秉全
  • 1 篇 司近仁
  • 1 篇 鞠磊
  • 1 篇 潘显一
  • 1 篇 王志忠
  • 1 篇 张志芳
  • 1 篇 高兴福
  • 1 篇 李珉

语言

  • 6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重玄"
6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重玄学兴起的理论自觉
老庄学研究
收藏 引用
老庄学研究 2024年 第1期 132-140页
作者: 路永照 温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在隋唐之际,道教的解脱观发生了大转向,从视肉体生命的长生转而对人的精神长存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对白日飞升实践失败的反思,而是得到了道教哲学关键突破的支持。重玄学说的兴起决定了其后道教精英层面学说的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神者爲生主,生者動用之質:盧重玄的“神道”論
收藏 引用
道家文化研究 2023年 第1期 208-243页
作者: 强昱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以老莊學的精神原則消化靈寶經的輪回説與因緣觀,是六朝至隋唐道教理論家面臨的根本挑戰。成英成熟完整的形上學與方法論,以及王覽、李榮等的理論建構,又是引導盧重玄思想成長的指南。本文通過對反映於《列子解》認識内容的具體考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玄”学:超越魏晋学的道家哲学
收藏 引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2期19卷 16-22页
作者: 张成权 合肥联合大学中文系
以双否定为特征的"重玄"思想,是继魏晋学之后兴起的道家哲学。它虽继承了魏晋学"辩名析理"的思维方法,在本体论上却是对魏晋学的扬弃和超越。"重玄"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佛学有密切的关系,是佛学特别是中观学派与道家思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唐五代时期巴蜀重玄之风--以李荣、杜光庭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 2012年 第5期 101-105页
作者: 陈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四川成都610071
唐五代时期巴蜀地区重玄之风颇盛,其中最著名的有李荣和杜光庭,他们一个是唐初重玄学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唐末五代重玄学的总结。本文通过对二者的重玄思想的论述,以展示巴蜀地区重玄学的风气与成就。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本体论视域中的重玄之道——以李荣的《道德经》诠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29卷 957-964页
作者: 王川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93
李荣是唐代道教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道德经注》是其代表作。从作为"虚极之理"的道体,能够"虚中动气"的道用以及作为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理想境界的统一的重玄之道三个维度来探讨《道德经注》的重玄本体论思想。李荣所描述的道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理贯重玄之《升内教经》
收藏 引用
中国道教 1992年 第2期 31-36页
作者: 卢国龙
南朝宋齐之际,由于顾欢发表《夷夏论》引起激烈的佛道论争,使专个人方术修炼、道法单传私授的道教在理论上大爆光,促进了道教的义学深入和发展。这时候道教义学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无量度人”的教理受视,如南齐严东始注《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英的重玄之道与佛教中道观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1989年 第Z1期 50-55页
作者: 王志忠
唐代道士成英,字子实,陕州人,生卒年无考。据《新唐书·艺文志》,尝隐居东海,于贞观五年应召至京师,太宗赐号“西华法师”。著有《老子道德经注》二卷,《开题序诀义疏》七卷。二书均佚,经近人蒙文通校理,辑成《道德经义疏》六卷。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重玄"一词的佛教使用路向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3期29卷 83-86页
作者: 刘雪梅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300071
梳理了自东晋至隋唐时期佛教诸家对于源自《道德经》"之又,众妙之门"的"重玄"一词各取所 需的借用,并且指出:被佛教最早发明的"重玄"义中的"双非双遣"义在佛教中观的语义背景之下为道家 学所接受和完成,并最终成为其最为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生存论视域中成英“重玄”思想的审视
生存论视域中成玄英“重玄”思想的审视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辉辉 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英的重玄学思想就是对老子“同谓之,之又,众妙之门”的阐释,但其又立足道教,援佛入道,把“之又”解释为“遣有去执”,除去诟病,求得精神解脱。其重玄之思想,超越了魏晋学思辨不实之风,在更高的层次上向老庄哲学回归。...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先破有欲,次灭无为——李荣的重玄修真思想
先破有欲,次灭无为——李荣的重玄修真思想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哲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李荣是唐初著名重玄学者,约在太宗末年生于蜀中。他活动的时期,主要发生在高宗朝。其人颇富文人气质,有相当的文笔,并能言善辩。他的哲学直承老庄并继承了成英等学者的重玄之学,综合了道教各派的学说,融摄了大乘佛教的中观学以及儒家...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