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6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2 篇 历史学
    • 57 篇 中国史
    • 5 篇 考古学
  • 48 篇 教育学
    • 11 篇 体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4 篇 文学
    • 1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新闻传播学
  • 13 篇 法学
    • 9 篇 政治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0 篇 艺术学
    • 6 篇 美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6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军事学
    • 3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学
    • 1 篇 植物保护

主题

  • 163 篇 重文轻武
  • 18 篇 北宋
  • 11 篇 宋朝
  • 11 篇 宋太祖
  • 7 篇 宋代
  • 6 篇 宋太宗
  • 5 篇 以文驭武
  • 5 篇 体育
  • 5 篇 赵匡胤
  • 5 篇 宋王朝
  • 4 篇 士大夫
  • 4 篇 中国历史
  • 4 篇 武术
  • 4 篇 狄青
  • 4 篇 社会风气
  • 4 篇 武将
  • 4 篇 宋徽宗
  • 4 篇 文武并重
  • 3 篇 科举制度
  • 3 篇 影响

机构

  • 3 篇 河南大学
  • 3 篇 西北大学
  • 2 篇 齐齐哈尔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理工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韩山师范学院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青岛大学
  • 2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省淮北中学
  • 1 篇 肇庆学院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

作者

  • 4 篇 陈峰
  • 3 篇 熊燕军
  • 2 篇 张邦炜
  • 2 篇 张明
  • 2 篇 王化冰
  • 2 篇 曹守訸
  • 2 篇 候选杰
  • 1 篇 姜勇
  • 1 篇 潘国祥
  • 1 篇 周劲松
  • 1 篇 利维
  • 1 篇 刘杰
  • 1 篇 苏竞存
  • 1 篇 左跃华
  • 1 篇 张艺凡
  • 1 篇 傅砚农
  • 1 篇 肖圣斌
  • 1 篇 张敏
  • 1 篇 游彪
  • 1 篇 钟振宏

语言

  • 1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重文轻武"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42卷 138-146页
作者: 张邦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089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成都610066
宋朝统治集团只怕从未公开宣称"本朝重文轻武"。宋代重文轻武论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主要在于重文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质疑者往往以北宋初年的史实为例。其实,当时尚处于从武人政治到文官政府的转换阶段。...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文轻武民族性格的形成的及改善方略
收藏 引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期55卷 145-148页
作者: 王化冰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社会学研究所 山东淄博255049
中庸忍让、内敛、不张扬、好静不好动,薄肢体而重精神是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者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为维护统治需要和社会安定选择适合其统治思想作为社会主流正统思想而进行引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代仕进制度“重文轻武”说存疑
收藏 引用
体育科学 1993年 第5期 24-26+93页
作者: 傅砚农 烟台师范学院 烟台 264000
有学者认为汉代仕进制度“重文轻武”,对汉代的武艺和武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笔者认为,汉代仕进制度“重文”,但不“轻武”。其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体育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晚唐重文轻武士风与士人命运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2015年 第4期 84-88页
作者: 徐乐军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广州510507
晚唐武宗朝后,君臣未能审时度势,重文教,轻武事,形成重文轻武士风,影响了众多士子的人生选择和个体命运。此风导致士大夫阶层更为清高的心理态势,助推了士人阶层与武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最终引发末世之中武人对士人的杀戮和报复。这一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对士风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 2013年 第3期 177-181页
作者: 王晓如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
重文轻武国策是研究宋代文人政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策在整个社会系统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不能小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统治需要的重文轻武国策,不仅在实现政权稳固、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文化繁荣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迺涛 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重文轻武思想在唐末、五代就已露端倪,到宋代进一步明朗化并且在制度建设中明显体现出来,对整个宋王朝影响极大。至今仍有警示意义。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致力...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论北宋“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局势下狄青个人的荣辱变迁
论北宋“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局势下狄青个人的荣辱变迁
收藏 引用
作者: 靳冰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狄青(1008-1057年)乃北宋仁宗朝名将。狄青出身于农民家庭,二十五岁入行伍,成为一名禁军士兵。当时北宋与周围诸少数民族政权并存,不时发生战争。狄青在西夏戍守十数年,多次参与战斗,获军功无数,因功官至枢密院副枢密使。后又...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看魏晋风流与重文轻武
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看魏晋风流与重文轻武
收藏 引用
作者: 曹利 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通过对涉及魏晋名士风流与魏晋武人的资料的整理研究,分析探讨了魏晋社会存在的重文轻武现象,并总结了魏晋风流与重文轻武之间的渊源。笔者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重文轻武并不意味着完全重文彻底轻武,且无论哪个国家如果撇开了军...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北宋前期“重文轻武”的演变过程 ——基于制度史的观察
北宋前期“重文轻武”的演变过程 ——基于制度史的观察
收藏 引用
作者: 潘晓静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作为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重文轻武”既是宋代普遍的社会风气,也是宋王朝制度订立的基石。已有研究涉及到了“重文轻武”风气在宋代盛行的成因及其总体演进趋势,却甚少有学者深入探讨“重文轻武”这一风气在北宋前期制度化的具体...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宋辽金元史
收藏 引用
宋辽金元史 2015年 第2期 138-146页
作者: 张邦炜
宋朝统治集团只怕从未公开宣称“本朝重文轻武”。宋代重文轻武论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主要在于重文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质疑者往往以北宋初年的史实为例。其实,当时尚处于从武人政治到文官政府的转换阶...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