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 篇 历史学
    • 11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10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5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美术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畜牧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54 篇 道州
  • 10 篇 湖南
  • 8 篇 元结
  • 6 篇 永州
  • 5 篇 太平军
  • 4 篇 洪秀全
  • 4 篇 道县
  • 3 篇 周敦颐
  • 3 篇 长沙
  • 2 篇 九疑山
  • 2 篇 柳宗元
  • 2 篇 发逆
  • 2 篇 山水游记
  • 2 篇 灰鹅
  • 2 篇 唐诗
  • 2 篇 月岩
  • 2 篇 考辨
  • 2 篇 何凌汉
  • 2 篇 诗孙
  • 2 篇 书法

机构

  • 4 篇 湖南科技学院
  • 2 篇 北华大学
  • 2 篇 中南工业大学
  • 2 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双峰县志办
  • 1 篇 江西省第一医院
  • 1 篇 道县民政局
  • 1 篇 道县湘瑃新型农业...
  • 1 篇 永州市群众艺术馆
  • 1 篇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
  • 1 篇 辽宁省博物馆
  • 1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 篇 道县畜牧水产事务...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道县副县长
  • 1 篇 中国财税博物馆
  • 1 篇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湖南图书馆

作者

  • 2 篇 龙震球
  • 2 篇 郭殿忱
  • 2 篇 曾长秋
  • 1 篇 肖定辉
  • 1 篇 李建辉
  • 1 篇 黄斌
  • 1 篇 张官妹
  • 1 篇 于桂阳
  • 1 篇 翁礼华
  • 1 篇 耿仕信
  • 1 篇 田周林
  • 1 篇 寻霖
  • 1 篇 刘晓丽
  • 1 篇 唐增烈
  • 1 篇 周仲辉
  • 1 篇 何甫珍
  • 1 篇 李生成
  • 1 篇 何敏
  • 1 篇 孙诗萌
  • 1 篇 何师凤

语言

  • 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道州"
54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乾隆时期湖南关于推广双季稻的一场大论战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史 1986年 第4期 33-38页
作者: 谭天星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
清朝定鼎中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迨至康乾之世,已进入了它的最盛时期。与此相适应,人口剧增。明代人口数额的最高年份是万历六年(1578),为六千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口;清代,据统计,顺治时有五千万人,康熙初年增至一亿,康熙末年上升...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为何绍基辨诬
收藏 引用
零陵师专学报 1987年 第Z1期 97-102页
作者: 龙震球
道州(今县)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光十六年(1836)进士、历充国史馆、武英殿协修、纂修、总纂及福建、贵、广东乡试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简放四川学政。其后主讲山东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多年。于学...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元结与永水石文化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32卷 5-16页
作者: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 湖南永州425100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永二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之境”:从明清永人居环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表达谈起
收藏 引用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3年 第2期6卷 162-204页
作者: 孙诗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德教化曾是引导中国古代人居环境营建的核心价值,在人工环境中有意识地体现和追求社会共同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是古代人居环境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德之境”的专门概念用以概括这一物质环境,并对其空间构成和规划设计原则展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太平军第一次入湘纪略
收藏 引用
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 第2期 53-60页
作者: 耿仕信
一八五二年六月十日,洪秀全在蓑衣渡冲破清军江忠源的伏兵后,率军向湖南挺进。蓑衣渡一战,太平军受损很大,船只尽焚,洪秀全遂改变由湘江顺流而下的计划,取陆路,从蓑衣渡东岸出发,翻越湘桂交界的扁担坳,进入湖南。入湘后,时值雨季,河...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太平军进军湖南时的两则史实考释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 第1期 113-118页
作者: 唐增烈 杨奕青
太平军进军湖南的革命活动在太平天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弄清有关史实将有助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本文就现有材料对一八五二年太平军进军湖南期间,是否攻克过蓝山及洪秀全发布重申缴获归圣库诏的地点和对象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粗浅的看法...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徐霞客《楚游日记》纵横谈
收藏 引用
零陵师专学报 1985年 第2期 40-56页
作者: 龙震球
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卒于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享年五十六岁。他幼负奇气,因见明末政治黑暗,不愿去应举进入仕途,决心献出毕生精力,考察祖国地理风貌。他的足迹,...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与辨伪
收藏 引用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08年 第1期 442-451页
作者: 罗春政 辽宁省博物馆
一清乾嘉时期,由于大量金石碑版被发掘出土,促进了金石考据学的勃兴,随之造成碑学的兴起。在书坛出现了由推崇帖学而转向碑学。到了嘉,碑学更加蓬勃发展。进入晚清,书坛已是碑学的天下。此间,大家辈出,其中何绍基更被誉为'有清二百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树立榜样 提倡风雅——评释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并序
收藏 引用
名作欣赏 1983年 第3期 44-47页
作者: 聂文郁
序文是: 览道州元使君结《舂陵行》兼《贼退后示官吏作》二首,志之日:当天子分忧之地,效汉朝良吏之目。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余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少安可待矣!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增...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天下谁知胡遐之
收藏 引用
同舟共进 2003年 第9期 32-34页
作者: 韩三洲
前几年曾无意间购得一本《李锐诗词本事》,才知胡遐之这个名字的。这本书是他与出版家朱正两人合编的,把李锐的诗词本事,来龙去脉,诠释得清清楚楚的。之后,恰与李老得一相见,还烦劳老人在书上签名留念,成为架上珍惜的一本藏书。去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