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4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 篇 文学
    • 2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4 篇 哲学
    • 14 篇 哲学
  • 12 篇 法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4 篇 艺术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美术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56 篇 运思方式
  • 4 篇 马克思
  • 3 篇 中国现代作家
  • 3 篇 存在
  • 3 篇 山水诗
  • 2 篇 新时期
  • 2 篇 言说方式
  • 2 篇 小说
  • 2 篇 朱德发
  • 2 篇 费尔巴哈人本学
  • 2 篇 多样化
  • 2 篇 文献学方法
  • 2 篇 美学思想
  • 2 篇 中国传统哲学
  • 2 篇 海德格尔
  • 2 篇 美学特征
  • 2 篇 艺术思维
  • 2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 篇 人的存在的现象学
  • 2 篇 思维模式

机构

  • 5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肇庆学院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中共河南大学
  • 1 篇 深圳市委党校
  • 1 篇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
  • 1 篇 成都大学
  • 1 篇 石河子大学
  • 1 篇 长沙水电师范学院
  • 1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1 篇 牡丹江市发改委
  • 1 篇 盐城师范学院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文理学院
  • 1 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
  • 1 篇 东北财经大学

作者

  • 5 篇 何中华
  • 3 篇 戴月华
  • 2 篇 孙成竹
  • 2 篇 梁培先
  • 2 篇 龙泉明
  • 2 篇 连仲
  • 2 篇 廖小平
  • 2 篇 刘纳
  • 2 篇 江畅
  • 1 篇 李耀中
  • 1 篇 叶君
  • 1 篇 祝帅
  • 1 篇 齐献民
  • 1 篇 吴翔宇
  • 1 篇 毛颖辉
  • 1 篇 贺兴安
  • 1 篇 陈伟
  • 1 篇 潘文彬
  • 1 篇 郑伟
  • 1 篇 刘红君

语言

  • 5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运思方式"
5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谈郭沫若的运思方式、青春膜拜和历史癖——读三本郭沫若研究专著的感想和联想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2年 第4期 133-153页
作者: 刘纳
我在这里记下阅读三本书过程中的感想和联想。这三本书是:《郭沫若与郁达夫比较论》(蔡震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郭沫若与歌德》(姜铮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历史的废墟与艺术的王国》(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存在与时间》的运思方式:分析与定位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49卷 91-97页
作者: 戴月华
现象学的思考方式促使海德格尔走上探索存在之路,而此在现象学阐释学成为其具体运作方式。他的《存在与时间》以发问方式,通过观照、牵引和通达来蕴造本源性之境,显示其运思方式为“面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尝试。《存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93年 第6期14卷 27-32页
作者: 廖小平 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由此决定了它所应具备的、与西方自然认识论不同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本文对此作一初步论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1996年 第5期 110-115页
作者: 李庆信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李庆信《红楼梦》叙事本文中,不时出现一些显中寓隐、弦外有音的“隐复”之笔,这些“隐复”之笔既有暗示故事或人物未来信息的作用,显义层面又是故事情节或人物话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整体把握的运思方式——中国现代作家艺术思维片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2年 第2期 303-304页
作者: 龙泉明
文章认为: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的总体面貌,是现代作家思维上的一个自觉追求。他们自从有了从整体上把握生活的宏大的艺术气魄后,就自觉地从西欧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作家那里吸取艺术的养分,以扩大文学的境界。他们都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马克思“世界”阐述中的现象学运思方式
收藏 引用
广西社会科学 2017年 第9期 81-86页
作者: 陈伟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广东肇庆526061
马克思在探讨世界问题时既区别于唯心主义,也区别于通常的唯物主义,他的哲学运思方式不是形而上学的,而是现象学的。在马克思那里,世界既不是观念意义上的自在之物,也不是物质意义上的自在之物,它始终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对,在这个意义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近现代人类运思方式的嬗变和意义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1期25卷 40-45,39页
作者: 庞耀辉
研究人类运思方式的深刻转变,对于促成新时代人们运思方式的拓展与革新,意义重要。本文从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寻觅近现代人类运思方式的发展轨迹,并从中提出了值得重视与反思的问题。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
收藏 引用
作者: 孙成竹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以其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特质吸收、整合、批判、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以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方式——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收藏 引用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 第4期29卷 73-81页
作者: 孙成竹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异化劳动"概念虽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成熟概念,但在马克思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格尔现象学方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维方式深刻启示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二者的巧妙结合,但这种结合却无法归...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存在与时间》的运思方式:分析与定位
收藏 引用
外国哲学 2000年 第2期 91-97页
作者: 戴月华
现象学的思考方式促使海德格尔走上探索存在之路,而此在现象学阐释学成为其具体运作方式。他的《存在与时间》以发问方式,通过观照、牵引和通达来蕴造本源性之境,显示其运思方式为“面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尝试。《存在...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