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 篇 哲学
    • 27 篇 哲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30 篇 转依
  • 8 篇 唯识学
  • 4 篇 如来藏
  • 3 篇 佛教
  • 3 篇 阿赖耶识
  • 3 篇 释教
  • 2 篇 转识成智
  • 2 篇 瑜伽师地论
  • 2 篇 三身
  • 2 篇 种子
  • 2 篇 成唯识论
  • 2 篇 阿摩罗识
  • 2 篇 唯识
  • 2 篇 染净
  • 2 篇 涅槃
  • 2 篇 菩提
  • 2 篇 无为法
  • 1 篇 无记
  • 1 篇 依他起性
  • 1 篇 异熟识

机构

  • 2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肇庆学院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广西大学
  • 1 篇 戒幢佛学研究所编...
  • 1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 篇 香港大学
  • 1 篇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

作者

  • 3 篇 赵东明
  • 3 篇 唐仲容
  • 2 篇 陈伟
  • 1 篇 吴信如
  • 1 篇 傅新毅
  • 1 篇 刘成有
  • 1 篇 成建华
  • 1 篇 胡晓光
  • 1 篇 樊道亮
  • 1 篇 程恭让
  • 1 篇 徐湘霖
  • 1 篇 吴学良
  • 1 篇 黄兴旺
  • 1 篇 辛厚乐
  • 1 篇 张圣起
  • 1 篇 唐思鹏
  • 1 篇 见心
  • 1 篇 龚晓康
  • 1 篇 彭彦琴
  • 1 篇 孔垂凯

语言

  • 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转依"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近五十年来唯识学“转依”研究的学术回顾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9年 第1期 36-48,70页
作者: 赵东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转依"是唯识学对"解脱"的独特诠释。近五十年来,国际(英、德、法、日等)与华人汉语学圈,关于唯识学"转依"在词汇与哲学义理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界,以高崎直道(1960)和兰伯特·史密斯豪森(1969)的理论分歧构成两条争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真谛译“转依”为“阿摩罗识”的问题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11期37卷 101-104页
作者: 赵东明 华东师范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本文以梁、陈两代之际,真谛(Paramārtha,C. E.499~569)在《决定藏论》中,将玄奘(约602~664)在《瑜伽师地论》中翻译的“转依”(ās'raya-parivr·tti/ās'raya-parāvr·tti)一词,翻译为“阿摩罗识”一词的问题,进行探析。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转依与还原——从唯识学看现象学的心性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1年 第2期29卷 90-112页
作者: 陈伟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现象学和唯识学在意识分析方面有许多可以相互发明之处,不止于此,和唯识学一样,现象学(这里只谈胡塞尔现象学)也存在一个心性实践的维度。这是何种意义上的心性实践?可以在此预先给出回答:如果心性实践仅指在一定的戒律、仪轨下通过约...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的基本理路
收藏 引用
佛学研究 1999年 第0期 44-50页
作者: 傅新毅 南京大学哲学系
本文清理了欧阳竟无在从《唯识抉择谈》到《密严经叙》的一系列论著中抉择唯识学二转依义、并以之料简《起信》真如缘起说的基本理路。欧阳冶唯识、般若、涅槃三学于一炉,在坚持转依必以二的同时,强调宗趣唯一无余涅槃 ,这在一定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借唯识学的“转依”对朱熹理欲的“存灭”进行再思考
收藏 引用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 第4期38卷 120-122页
作者: 周鹏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1189
本论文借唯识学“转依”这样的一种“治病于未发”的方法对朱熹理欲的“存灭”进行再思考。一来从两者的理论建构方面,找出其可以相互借鉴与比对之处;二来对其方法在“治”的场所与对象的应用方面进行思考;三是对二者产生现实的影响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轉”與“所知障”——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的探討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研究 2016年 第1期 194-217,389页
作者: 趙東明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本文主要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的文脉解釋,將'所知障'(jneyavarana)放在'轉'(asraya-parivr tti/a sraya-paravrtti)的這個脉絡下來分析與論述。筆者以為,從這個角度來檢視的話,對於探究'所知障'的涵義,及'所知障'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相看指杨柳 别恨转依——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杨柳惜别意识的审美透视
收藏 引用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 第1期16卷 15-18页
作者: 吴学良
恒大司马《枯树赋》云:“昔年移柳,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杨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感伤离别的艺术符号,在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轨迹,翻开唐诗宋词,可谓动人心魄,触目皆是。杨柳为什么成为表现感伤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及义理研究之十三
收藏 引用
中国藏学 2023年 第6期 104-138,217页
作者: 宗喀·益西丹佛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北京100081
藏传佛教觉囊派高僧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其名著《山法了义海论》“果”篇章的最后部分中,以《大般涅槃经》《大法鼓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及《慈氏五论》《龙树六论》等印度佛教经论为据,阐释佛之法、报、化三身的理论内涵及其在藏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唯识“自证分”的功用——结合禅观实践重新检视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12期32卷 87-92页
作者: 徐湘霖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心识在了知对象的同时,还对自身有反省作用。作为心识认知要素之一的自证分,其重要功能在于它的自证性,即对自己的认识活动本身的一种非对象性的"反观觉察"。心识的这一"自己认识,证知自己"的功能,不仅在于它是一种观照实相的高阶智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吕澂对佛教积极人生论的阐释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02年 第1期 97-104+147-148页
作者: 刘成有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
佛教的现代化是佛教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但佛教如何实现现代换,佛教理论的创新无疑具有更为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吕(?)先生通过对佛教人生理论的分析与总结,明确批判了历史上三种不正确的佛教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佛教...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