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 篇 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5 篇 身份语
  • 2 篇 说话人
  • 1 篇 时代风格
  • 1 篇 个人风格
  • 1 篇 基本内容
  • 1 篇 亲密度
  • 1 篇 文体语言
  • 1 篇 对象语言
  • 1 篇 语气
  • 1 篇 记叙文
  • 1 篇 人称
  • 1 篇 日汉
  • 1 篇 人物身份
  • 1 篇 新闻语言
  • 1 篇 受众
  • 1 篇 报纸新闻
  • 1 篇 人称指示
  • 1 篇 写人
  • 1 篇 日语
  • 1 篇 第三人称

机构

  • 1 篇 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2 篇 余维
  • 1 篇 谢晓乐
  • 1 篇 黄义正
  • 1 篇 黄瑞春

语言

  • 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身份语"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探析日身份语的使用规则
收藏 引用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年 第2期 277-278页
作者: 谢晓乐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学院日系 四川·成都610031
中的称呼词汇量丰富,用法复杂,尤其是表示第二人称的称呼由于表达形式多样,使用率高,往往成为非日为母的学习者的难点。为了方便日学习者对该类称呼的掌握和应用,日本的言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研究,尤其是小泉保...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亲疏尊轻的理论框架与人称指示的用对比分析——汉外对比用学的尝试
收藏 引用
外国 1998年 第4期21卷 64-69页
作者: 余维
作者为汉人称指示中的第二人称设定了一个表示亲疏尊轻的理论框架,并以此解释了身份语的使用,根据这个理论框架,本文对日汉身份语用上的差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汉人称指示的对比分析——对比用学的尝试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 1995年 第6期 1-4,9页
作者: 余维
0.指示(Deixis) 言的宇宙中心是“说话人”。说话人把自己称为“我”(人称),把自己所存在的位置称为“这里”(地点),把自己正在讲话的时间称为“现在”(时间)。也就是说,言的宇宙中心可以用“我/这里/现在”(I/here/now)这三个最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闻言解析
收藏 引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6年 第4期27卷 65-67页
作者: 黄瑞春
一般认为,所谓新闻言就是新闻作品所使用的(?)有自身特征的言,与此相对应的是文学言、公文(?)言、法律言、外交言、科技言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怎样写人物原话?
收藏 引用
聪明泉(小学1-3年级) 2005年 第2期 30-30页
作者: 黄义正
记叙文,不论是用第几人称写,基本内容都可以用习作者自己的气,但对于文中人物的原话就不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四种书面格式。作文中人物的原话,除了都要用上引号之外,围绕"说"字的交代,还有四种格式: 第一种:在一般的情况下,说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