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文学
    • 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历史学
    • 7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主题

  • 15 篇
  • 4 篇
  • 3 篇
  • 2 篇 出土文献
  • 2 篇
  • 2 篇
  • 1 篇 利用和认识
  • 1 篇
  • 1 篇
  • 1 篇
  • 1 篇
  • 1 篇
  • 1 篇 字义
  • 1 篇
  • 1 篇 谐声通假
  • 1 篇 意义
  • 1 篇 甲骨文
  • 1 篇
  • 1 篇 猪的命名
  • 1 篇 先秦

机构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广西师范学院
  • 1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1 篇 泉州师范学院
  • 1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 篇 吴忠市人民医院
  • 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南通大学

作者

  • 1 篇 郭洪义
  • 1 篇 蔡一峰
  • 1 篇 张建华
  • 1 篇 黄薇
  • 1 篇 刘周全
  • 1 篇 朱睿
  • 1 篇 朱国雷
  • 1 篇 冯学武
  • 1 篇 骆晓平
  • 1 篇 王季春
  • 1 篇 苏晓宁
  • 1 篇 吴晓琳
  • 1 篇 韩文博
  • 1 篇 孟冬冬
  • 1 篇 田沐禾
  • 1 篇 张飞
  • 1 篇 刘传宾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豕"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甲骨文“”字含义辨析
收藏 引用
殷都学刊 2024年 第2期45卷 10-17页
作者: 韩文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610060
先秦时期不仅可以指称家猪,而且还可指野猪。从语源学的角度来讲,用作专有名词之“”应早于集合名词“”,因此,最早的“”应指“野猪”。就甲骨文所见之情形可知,不仅田猎卜辞中被捕获之“”为野猪无疑,而且用于祭祀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早期中国先民对的利用和认识研究
早期中国先民对豕的利用和认识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吴晓琳 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即猪,是最深度“介入”我国历史社会的动物之一,研究历史时期人关系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的一扇窗口。本文通过广泛地收集和整理早期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图像资料和文字资料中的相关记录,长时段、大范围地追溯早期中...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关于甲骨文所谓“■”字的一点补充意见———附说古文字中从“”的“献”字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 第1期37卷 14-28页
作者: 朱国雷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北京100084
甲骨文中有一个用作“远迩”之“迩”及地名的字,旧隶作“■(■)”。此字所从动物形并非“犬”,而是“”,应当改隶作“■”。金文中过去看作从“犬”的所谓“■”也应当一并改隶作“■”。据此我们可以将甲骨金文中的“■”字与侯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用为“迩”之“逐”诸字补说
收藏 引用
古汉语研究 2022年 第3期 66-74,127页
作者: 蔡一峰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在近年发布的出土文献材料中,不断出现“逐”读为远迩之“迩”的用字现象,前所未见,备受学界关注。这个“逐”和追逐的“逐”是同形字,至于为何能用为“迩”,学者有不同看法,其中以“逐”从“”声,与“尔”声字“迩”音近相通的说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家”与“”:文字与人类学的探析
收藏 引用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 第2期28卷 98-103页
作者: 田沐禾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系 福建厦门361005
"家"字"从宀从",具象地保留下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所谓无""不成"家",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基本生存方式。通过对猪的圈养与驯化史的追溯可知,""是农业文明特别是华夏农业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与"家"的生养关系在饮食文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意象的生成及文化意蕴
收藏 引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 第4期 98-101页
作者: 孟冬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是较早被先民驯化的动物之一。由于其较快的生长能力和旺盛的繁殖能力,备受先民喜爱。从出土文献来看,红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玉猪龙的造型,由社会生活进入到政治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祭祀品,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图腾,被先民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猪”的历时替换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 2012年 第1期 126-127页
作者: 刘周全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猪"二字都表示猪,但两字的竞争却贯穿了汉语发展的整个过程。""字在甲古文中已经出现,并被大量使用,而"猪"字尚未出现。在先秦时期两字就开始竞争,同时语体差异初显端倪,直至隋唐以后,语体分化已见分晓,""向书面语发展而"猪...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猪”的来源与“猪”“”的兴替
收藏 引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3期14卷 91-92页
作者: 骆晓平
从大量古籍中搜寻排比“猪”“”二字的异同.进而考证“猪”字的起源及“猪”“”二字使用的交替过程、阶段.从而推论这个交替中隐含的民族文化意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黄帝内经》部分篇章成书时间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 第10期25卷 1339-1340,1468页
作者: 冯学武 王季春 苏晓宁 吴忠市人民医院
关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成书时间众说纷纭,笔者以其原文中对猪及豆的不同称谓作为切入点,以出土简帛书及传世文献为依托,结合相关考证观点,通过对“彘、、猪”使用规律的探析,认为“豆”字用指五谷之豆的年代辨析,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豚”字说起
收藏 引用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2期29卷 30-31,43页
作者: 黄薇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本文考证"豚"字的甲骨文形体,并从我国古代文化的角度考释"豚"字,证明其为"阉割后的小肥猪"之意,重新辨析了"豚"字家族中"豚"、""、"彘"和"豬"四字。"魨"和"臋"在音义上和"豚"有密切的联系,"魨"、"臋"和"豚"是同源词。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