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9 篇 语识
  • 7 篇 语感
  • 2 篇 语文思维
  • 2 篇 文言文
  • 1 篇 显性知识
  • 1 篇 语言教学
  • 1 篇 策略性知识
  • 1 篇 无意识
  • 1 篇 言语形式
  • 1 篇 隐性知识
  • 1 篇 语感图式
  • 1 篇 教学策略
  • 1 篇 陈述性知识
  • 1 篇 概念知识
  • 1 篇 语文教学
  • 1 篇 意识
  • 1 篇 反复
  • 1 篇 语文素养
  • 1 篇 语用学
  • 1 篇 教学

机构

  • 1 篇 江苏兴化楚水实验...
  • 1 篇 浙江教育学院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福州市象园小学
  • 1 篇 四川省大英中学党...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
  • 1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1 篇 河北承德民族师范...
  • 1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1 篇 四川双流中学

作者

  • 1 篇 尹莉
  • 1 篇 张大凤
  • 1 篇 徐德湖
  • 1 篇 谢文衡
  • 1 篇 陈剑泉
  • 1 篇 赵东阳
  • 1 篇 李华平
  • 1 篇 周明强
  • 1 篇 曹俊林
  • 1 篇 刘润军
  • 1 篇 陈秀华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语识"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语识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基于语识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谢文衡 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所谓语识,是和感相对的一个概念,如果说感是一种“知道,但说不出”的言意,那么语识就是“知道,而且可以说出来”“可以对言活动进行分析与反思”的言意。阅读文言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进行对话的过程,其中打通字词障碍...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感、语识文思维的互动
收藏 引用
中学 2021年 第22期 8-13页
作者: 李华平 陈剑泉 尹莉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双流中学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
感是对言文字运用灵敏的、直觉的感知,具有流畅性、规范性、准确性的特点;语识是能够言传的文知,具有言说性、可传递性的特点。感与语识紧密联系,与文思维相互依存。语识感制约着文思维发展,文思维又发挥着反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与语识的角度浅谈文言文教学
收藏 引用
现代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 第5期 89-90页
作者: 张大凤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300387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文的重头戏,而繁难的文言文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笔者试从感与语识的角度出发,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这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视“反复”语识 提升文素养
收藏 引用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 第3期 51-53页
作者: 陈秀华 福州市象园小学
我们要重视文中反复的文知,善于从文本中提炼,以语识为经线,以习得方法获得能力为纬线,以学段目标为高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文素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和语识的关系辨正
收藏 引用
中学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 第6期 22-23页
作者: 赵东阳 河北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把知分为陈述性知、程序性知和策略性知是容易理解的,把知分为现象知、概念知和原理知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这两种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而且根据分类的标准,这些知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确实存在着本质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语识文思维关系摭议
收藏 引用
新课程研究 2020年 第13期 3-6页
作者: 曹俊林 四川省大英中学党委
感是人们对言文字运用的直觉感知,语识是可以言传的文知,文思维是对文现象、文知进行加工处理以解决文领域内问题的思维过程。感和语识可以相互转化,初级感和高级感是文思维的起点和终点,语识文思维的内...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感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及重构
语感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及重构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润军 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感是自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引起争论最多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更进一步的重构,对促进目前的文教育改革,以及当代的文教学,都有...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言素质的两大表现与感教学
收藏 引用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第5期 28-34页
作者: 周明强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310012
言素质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言上的表现,其主要表现为感和语识两大方面。感是以“潜意”或“无意”方式活动的言意,语识是对于言的“反思意”。感与语识的关系是语识的产生要以感为基础,语识言运用中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立足言形式,培养感能力
收藏 引用
现代文(下旬.言研究) 2008年 第5期 94-95页
作者: 徐德湖 江苏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感是言形式感”,领悟、内化言形式的过程就是吸收感、发展感能力的过程,也是实现感迁移、使其充满创遗洼的前提和关键.这也正是古人习得感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感教学所凭语识亦皆蕴含于言形式之中。所以,阅读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