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24 篇 诗词韵文
  • 6 篇 《红楼梦》
  • 3 篇 悟空
  • 3 篇 《西游记》
  • 3 篇 《水浒传》
  • 3 篇 古代白话小说
  • 2 篇 《金瓶梅词话》
  • 2 篇 中国
  • 2 篇 艺术特色
  • 2 篇 艺术功能
  • 2 篇 人物形象
  • 1 篇 章回小说
  • 1 篇 《阅微草堂笔记》
  • 1 篇 有机组成
  • 1 篇 艺术
  • 1 篇 有诗为证
  • 1 篇 道教
  • 1 篇 俗文化
  • 1 篇 社科研究
  • 1 篇 内丹术

机构

  • 1 篇 台湾政治大学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立信会计高等专科...
  • 1 篇 中共西安市委宣传...
  • 1 篇 <北方论丛>编辑部
  • 1 篇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四川成都市锦江区...
  • 1 篇 周口师范学院
  • 1 篇 上海金融学院
  • 1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 篇 山西运城高专中文...
  • 1 篇 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3 篇 谭真明
  • 2 篇 郭明志
  • 1 篇 吴敏华
  • 1 篇 李安纲
  • 1 篇 母红梅
  • 1 篇 王迎吉
  • 1 篇 蒋艳柏
  • 1 篇 李海燕
  • 1 篇 祝秉权
  • 1 篇 张旭
  • 1 篇 淮茗
  • 1 篇 李健彪
  • 1 篇 孙步忠
  • 1 篇 刘淑学
  • 1 篇 徐忠凯
  • 1 篇 李毛仔
  • 1 篇 舒汛
  • 1 篇 许小轩
  • 1 篇 张蕊青
  • 1 篇 邓梅龙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词韵文"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诗词韵文运用看《金瓶梅词话》的民族性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2012年 第4期 109-120页
作者: 张蕊青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
一部文学作品的民族特点越鲜明,表现手法越成熟,这部作品就越具民族性。长期以来,学界对于《金瓶梅词话》中诗词韵文的民族性研究涉足较少,对于这一重要文化现象,我们显然不能用艺术表现手法之一等类分析轻笔带过,它渗透了中国文化尤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西游记》诗词韵文的金丹学主旨
收藏 引用
晋阳学刊 1996年 第3期 81-86页
作者: 李安纲 山西运城高专中文系
论《西游记》诗词韵文的金丹学主旨李安纲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来自于说书人的话本,因而存留着话本的痕迹,比如诗词韵文等。这些诗词韵文往往是为了提醒听众注意而演唱的,或者是对所讲内容的概括,或者是后人的赞叹等,在《三国演义》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古代小说中的“有诗为证”——兼评四大名著中的诗词韵文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2006年 第3期 80-84页
作者: 谭真明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曲阜273165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有诗为证”现象的原因有五:与诗的崇高地位、特殊身份有关,与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学养有关,与诗自身的艺术功能有关,与贵真求实的文化传统有关,与消费主体———读者有关。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四部名著的分析,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诗词韵文融入古代白话小说研究述论
收藏 引用
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 第2期17卷 56-59页
作者: 孙步忠 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200233
诗词韵文融入古代白话小说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民族文化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对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总结评述,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文学现象,立足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形成、发展的历史加以研究。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 第9期27卷 67-72页
作者: 胡明宝 蒋艳柏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桂林541004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文备众体”、韵散相间的伟大小说,又是一首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长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融汇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等韵文,这些诗词韵文是作者为作品中的人物代拟的,是刻画典型形象、预示人物结局的艺术手段...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古代诗词韵文的读音问题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 第4期1卷 39-40页
作者: 刘淑学 河北大学中文系 河北省保定市071002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凿诗壁以偷光 点黄金而成铁——谈《三国》、《水浒》中的诗词韵文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 1996年 第5期 13-14页
作者: 谭真明
引韵入散,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小说文本的显著标志,即使《三国》和《水浒》这样的著名作品也概莫能外,但在使用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了解和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欣赏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词韵文研究所
收藏 引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4期 F0002-F0002页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词韵文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6月,是在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重点学科基础上组建的专业研究机构,现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者6人,其中教授3人,获硕士以上学位者9人,其中博士4人。该所业已形成以诗词韵文研究为主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
收藏 引用
青年文学家 2019年 第27期 87-87页
作者: 徐忠凯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海城学院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髓,其中蕴含大量的诗词韵文,作者通过运用这些诗词韵文来代拟不同的人物,并刻画出具有典型特色的形象,从而展示出不同人物的结局,是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诗词韵文中...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3年10月-12月)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2004年 第1期 251-256页
作者: 淮茗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