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15 篇 诗性传统
  • 2 篇 壮族民歌
  • 1 篇 气象
  • 1 篇 守正与创新
  • 1 篇 中国电影
  • 1 篇 崇阳《双合莲》
  • 1 篇 历时性
  • 1 篇 “那辗”
  • 1 篇 审美意识
  • 1 篇 现代性
  • 1 篇 文化整合
  • 1 篇 传承语境
  • 1 篇 刘三姐
  • 1 篇 戏曲欣赏
  • 1 篇 中和之美
  • 1 篇 现实主义
  • 1 篇 个人经历
  • 1 篇 戏曲艺术
  • 1 篇 美学精神
  • 1 篇 现代小说

机构

  • 4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中北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兰州理工大学
  • 1 篇 长春理工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连云港师专中文系...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民盟中央美术院
  • 1 篇 中国戏曲学院
  • 1 篇 文山学院
  • 1 篇 徐州市文联书画研...
  • 1 篇 民盟江苏省国风书...

作者

  • 3 篇 覃德清
  • 2 篇 廖高会
  • 1 篇 刘诗晨
  • 1 篇 罗杰
  • 1 篇 孙茂祥
  • 1 篇 许小庆
  • 1 篇 赖程程
  • 1 篇 杨洪承
  • 1 篇 甘小盼
  • 1 篇 席建彬
  • 1 篇 刘三平
  • 1 篇 杨丽萍
  • 1 篇 许韶华
  • 1 篇 何治涛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性传统"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文化边陲视域下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现代性样式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9年 第9期 32-38页
作者: 许韶华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边陲美学'作为文化边陲视域下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现代性呈现,秉承诗性传统的民族属性与民族认同,在电影工业体系西化的图景中,立足传统,从古代艺术线性一律的叙事特征中寻求构建中国电影独特的民族样貌。这种文化主体性特征有助于电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化整合中的文学建构与意义生成——论现代小说的“诗性传统
收藏 引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 132-138页
作者: 杨洪承 席建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连云港师专中文系副教授 苏州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222006
"诗性传统"是一种基于文学"诗性"观念提出的整合性观点,认为现代小说呈现出的"诗性"特征,不仅说明文学"诗性"主题在现代小说发展中的稳定性、长期性和经典化现象,而且对于现代小说思想内容和文体形式的生成衍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情感表达与壮族诗性传统的延续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1年 第10期12卷 91-97,128页
作者: 杨丽萍 赖程程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广西桂林541004
以歌代言的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主体以丰沛的情感表达对宇宙、天地、山川以及圣灵的崇敬之情,也通过民歌演唱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壮族歌者心之所系、情之所寄、梦之所萦、魂之所牵和灵之所托,皆同他们的心灵感悟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壮族诗性传统的生成与演化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 2017年 第4期35卷 71-85页
作者: 覃德清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人类审美感知的衍生、民族文化演进历史、诗性主体生命旅程及文化时序变迁直接制约着诗性传统的生成与演化。壮族诗性传统的萌生与人类进化历程相对应,其演进历经先秦时期的仓吾瓯骆时代、秦汉至唐宋的乌浒俚僚时代、元明清时期的俍僮...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壮族诗性传统的生成空间与传承语境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 2017年 第1期 43-52页
作者: 覃德清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壮族诗性传统始终寄寓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之中,壮族不同乡镇、不同县域和不同壮语方言文化区的不同壮族支系传承着不尽相同的歌咏习俗,形成相对统一而又各有地域特色的民歌文化和诗性传统,并不存在超越壮族各区域文化的形神统一的诗性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清末民初新小说对诗性传统的中断与续接
收藏 引用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6期32卷 1-6页
作者: 廖高会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晚清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的展开,小说成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随着新小说的大量创作,诗歌为主体的抒情文学受到冷落;加上新小说对写实主义的过度推崇,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学诗性传统的中断;西方启蒙思潮对国人时间观念的改变,成为新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崇阳《双合莲》的自由抗争与诗性传统
收藏 引用
歌海 2020年 第4期 18-25页
作者: 甘小盼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是崇阳人自由价值观和诗歌传唱习性的经典呈现,强调了崇阳人对自由的文化认同这一核心品质。《双合莲》多变的叙述视角和表演性的语言,传承了中国民歌的传统叙事手法。男女主人公绝不妥协的气节与献身的悲壮,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五四现代小说诗性传统的续接与重建
收藏 引用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 第1期30卷 91-95页
作者: 廖高会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五四现代小说对民族诗性传统的续接与重建,提升了现代小说的艺术境界与艺术水准,促进了现代小说的成熟。而续接与重建的资源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国外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小说的独立民主、批评抗争与救亡图存等启蒙精神,正是对诗性精神...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历史记忆与“刘三姐”多重文化意象的建构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7年 第5期 89-96页
作者: 覃德清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壮族"刘三姐"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主体"与想象空间的社会记忆相交融的文化符号。"刘三姐"被不同的记忆主体记录和想象,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中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不同记忆主体的不同历史心性保留或舍弃不同的文化元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现实主义探索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 2020年 第7期 34-38页
作者: 刘诗晨 西南大学文学院
《上海屋檐下》的创作缘起于夏衍本人对戏剧创作的反思,这部作品也是其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初次探索。在创作中夏衍秉承现实主义基调,融合五四时期浪漫特质和来自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传统,结合个人性格与心路历程,顺利完成了这一转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