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9 篇 西欧浪漫主义
  • 4 篇 现实主义
  • 3 篇 俄国文学
  • 2 篇 “零余者”
  • 2 篇 浪漫主义思潮
  • 2 篇 辛亥革命
  • 2 篇 形象系列
  • 2 篇 知识分子
  • 2 篇 “多余人”
  • 1 篇 小鱼
  • 1 篇 批判现实主义
  • 1 篇 郭沫若
  • 1 篇 科幻小说
  • 1 篇 抒情诗
  • 1 篇 新诗
  • 1 篇 我愿意是急流
  • 1 篇 代表作家
  • 1 篇 思想及创作
  • 1 篇 二十年代
  • 1 篇 创造社

机构

  • 1 篇 佳木斯大学
  • 1 篇 兰州商学院
  • 1 篇 烟台大学
  • 1 篇 大连外国语学院
  • 1 篇 云南民族学院

作者

  • 2 篇 孙绍振
  • 2 篇 张承菊
  • 1 篇 张建生
  • 1 篇 小梅
  • 1 篇 陈遐
  • 1 篇 王晶
  • 1 篇 吴国群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西欧浪漫主义"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世纪儿·多余人·零余者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 1994年 第2期 105-110页
作者: 张承菊 烟台大学中文系
世纪儿·多余人·零余者张承菊在文学作品中正式塑造“世纪儿”形象并以“世纪儿”命名的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他的《阿达拉》和《勒内》被认为“开启了浪漫主义世纪”;“多余人”是19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2期18卷 124-130页
作者: 张建生 兰州商学院基础部
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对于鲁迅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深刻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一转变,就没有鲁迅。鲁迅早期以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对西欧浪漫主义诗人的关注,主要是出于反清的政治目的,而不是主要出于文化目的。这一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浪漫主义契合点上的碰撞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 89-92页
作者: 陈遐 佳木斯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浪漫主义的兴起是西欧文学史上有开创意义的一章,它给19 世纪俄国文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俄国作家肩负的使命使得浪漫主义在俄罗斯很快被赋予现实主义色彩。前期创造社成员几乎是本能地接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五卅运动之后却又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爱情在美与丑反差的递增中极端化——回答《我愿意是急流》中一个关键问题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2014年 第34期 40-42页
作者: 孙绍振
有读者问:学生吟诵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在回环往复的优美旋律中,感受到裴多菲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但他们普遍有一种疑惑,诗人在描述心爱的人时用的意象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世纪儿 多余人 零余者
收藏 引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1期7卷 42-48页
作者: 张承菊
世纪儿多余人零余者张承菊在文学作品中正式塑造“世纪儿”形象以“世纪儿”命名的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他的《阿达拉》和《勒内》被誉为“打开了浪漫主义世纪”。“多余人”是19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俄国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新诗基础论之二
收藏 引用
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 第4期 33-43页
作者: 孙绍振
新诗究竟要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这里所说的“基础”,自然不是指思想内容,而是指艺术。这里所说的“艺术”,主要也不是指诗行的节奏与章法。把建设新诗艺术基础的关键放在诗行的节奏形式上,正是五十年代末关于新诗发展方向的全国性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鲁迅小说创作方法的转变(上)
收藏 引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1期11卷 10-19页
作者: 吴国群
一、“精神界之战士”的“振人”号角——积极浪漫主义偏爱出自功利需求1906年,当26岁的鲁迅奋然弃医从文时,他的所有的文学经历,还只是翻译了《月界旅行》、《地底旅行》(法国儒勒·凡尔纳)、《北极探险记》(译稿佚,作者不详)和《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日本近代文艺思潮及代表作家与作品(一)
收藏 引用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7年 第7期 34-37页
作者: 小梅 大连外国语学院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沈从文的创作与浪漫主义精神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3年 第3期 67-67页
作者: 王晶 云南民族学院
19世纪西欧浪漫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影响,是其叛逆精神呼应了中国时代及文学的革命要求.沈从文的思想及创作则显得孤立,并且始终游离于五四以来汹涌澎湃的主流文学之外,他的创作对社会现实反映的真实与深刻,也常常受到怀疑.但是如...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