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21 篇 茹费理
  • 12 篇 法国
  • 11 篇 法兰西共和国
  • 10 篇 中法战争
  • 8 篇 明清时期战争
  • 7 篇 李鸿章
  • 7 篇 李合肥
  • 6 篇 镇南关大捷
  • 5 篇 福禄诺
  • 5 篇 巴德诺
  • 4 篇 金登干
  • 4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4 篇 赫德
  • 4 篇 孤拔
  • 4 篇 谈判
  • 3 篇 巴黎
  • 2 篇 越南
  • 2 篇 孤拔舰队
  • 2 篇 马江战役
  • 2 篇 台湾

机构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1 篇 广西省社科院历史...
  • 1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1 篇 中国铁道博物馆
  • 1 篇 广西玉林师范专科...
  • 1 篇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
  • 1 篇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
  • 1 篇 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2 篇 关威
  • 2 篇 黄振南
  • 1 篇 邱展雄
  • 1 篇 王文彬
  • 1 篇 丁名楠
  • 1 篇 胡厚平
  • 1 篇 韦庆远
  • 1 篇 姜秉正
  • 1 篇 张壮强
  • 1 篇 雷颐
  • 1 篇 廖宗麟
  • 1 篇 杨立冰
  • 1 篇 张梅
  • 1 篇 壮强
  • 1 篇 石华
  • 1 篇 傅克勤
  • 1 篇 林庆元
  • 1 篇 谭瑞杰
  • 1 篇 张志勇
  • 1 篇 丘进

语言

  • 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茹费理"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法战争研究四十年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下半月) 1991年 第7期 18-23页
作者: 壮强 广西省社科院历史所
一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概况 50年代初,中国历史学会曾组织力量,从中、法、英、德、越等国的档案、私人文集、日记、年谱、杂著、奏疏函牍、回忆录中,选缉了有关中法战争的资料约270万字,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7册。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赫德与中法越南交涉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19年 第2期 111-127,M0004页
作者: 张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法战争中清政府“乘胜而收”原因新探
收藏 引用
学术界 1990年 第4期 36-39页
作者: 张梅 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
历来,人们把清政府在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后“乘胜而收”,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使得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归于它一贯坚持的投降卖国方针的恶果。但是笔者在着眼于中法越南战争的同时,着重通过对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论镇南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 1995年 第3期 83-86页
作者: 廖宗麟 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试论镇南关大捷的历史意义廖宗麟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在老将冯子材等人的率领下,援越桂军在镇南关大败来犯法军,并乘胜追击,长驱百余里,收复了文渊、谅山、屯梅、观音桥、谷松等失地,迫使侵略成性的茹费理内阁倒台,法国...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法简明和约》与观音桥之战
收藏 引用
学术论坛 1998年 第2期 87-91页
作者: 张壮强 广西玉林师范专科学校!537000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镇南关大捷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02年 第3期 65-66页
作者: 石华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法《李巴条约》谈判始末
收藏 引用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 第4期 81-86页
作者: 姜秉正
中法《李巴条约》签订于1885年6月9日。因系李鸿章与法驻华公使巴德诺所签,故有此称。通常也叫《中法新约》或《天津条约》。这个条约,虽是李鸿章在天津画诺,实际上系英人赫德及其亲信金登于在巴黎与法国政府密商的。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法战争中的殖民主义强权外交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85年 第1期 52-60页
作者: 丘进
发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战争。本文试就清政府在战争中步步退让的投降主义政策和英法串通以强凌弱“反败为胜”的侵略外交作一浅析。一、清政府对法国侵犯越南的态度法国殖民主义对越南的渗入和...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中法战争几个问题的初步探索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1984年 第2期 83-94页
作者: 丁名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近代史上的大事。但长期来对这次战争的研究很不够,迄今几乎没有什么专著,连论文也寥寥可数,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中法战争需要探索的方面和问题是不少的。举例来说,法国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李鸿章与《中法和约》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1987年 第1期 46-51页
作者: 雷颐
中法越南战争以中国“胜仗而签败约”,对法妥协让步而结束。由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中法议和条约上签字,故人们有“电飞宰相和戎惯”之愤,认为他应对此负责。实际上,中法谈判的关键时刻,清政府与法国都已对李失望,并背着他另开渠道,秘...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