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中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农学
    • 2 篇 园艺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3 篇 茶药
  • 3 篇 茶文化
  • 1 篇 茶食
  • 1 篇 药具
  • 1 篇 一杯茶
  • 1 篇 《圣济总录》
  • 1 篇 误食
  • 1 篇 中毒致死
  • 1 篇 解药
  • 1 篇 茶果
  • 1 篇 日常生活
  • 1 篇 省卫生厅
  • 1 篇 药理功效
  • 1 篇 七星茶
  • 1 篇 茶叶
  • 1 篇 谨防
  • 1 篇 中医药
  • 1 篇 煎煮器具
  • 1 篇 健康
  • 1 篇 中医学

机构

  • 2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1 篇 东京学艺大学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
  • 1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日本御茶水女子大...
  • 1 篇 成都大学
  • 1 篇 中国国家博物馆
  • 1 篇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
  • 1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新疆兵团农五师精...

作者

  • 2 篇 秦鉴
  • 1 篇 郭小林
  • 1 篇 邵凡晶
  • 1 篇 梅全喜
  • 1 篇 甄雪燕
  • 1 篇 严世芸
  • 1 篇 姚国坤
  • 1 篇 高雅
  • 1 篇 赞登
  • 1 篇 王俊兴
  • 1 篇 陈小露
  • 1 篇 周强中
  • 1 篇 王大伟
  • 1 篇 吴筱枫
  • 1 篇 赵亚男
  • 1 篇 蔡东联
  • 1 篇 吕飞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茶药"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广东地产材中“茶药”的探讨
收藏 引用
2013年 第9期36卷 1533-1537页
作者: 陈小露 梅全喜 广州中医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广东中山528401
目的:对广东地产材中名为""的中(下文称"茶药")进行探讨分析,为减少因服用"茶药"中毒事件发生以及更安全有效地开发利用广东地产材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对岭南草专著所收载的"茶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根据所查古今文献可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代僧众的日常:果、茶药与他们的生活世界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2022年 第3期 126-129页
作者: 王大伟 高雅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宋代僧人的生活世界中,果与茶药是伴的常用之品。果可是点心之属,也可是水果。茶药则比较特殊,是一种具有养生功效的丸,且主要流行于北宋。南宋之后,僧人的汤生活中,逐渐增加了吃石这一项活动。作为僧众生活中非常普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北宋文化兴盛背景下的茶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医文化 2017年 第3期12卷 44-47页
作者: 吴筱枫 严世芸 上海中医大学
继唐代文化兴起以来,其在北宋达到了兴盛之势,促使中医学对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在著名方书《圣济总录》中,的使用丰富多样。本文尝试从饮的种类、用的方式、之功效等方面对在《圣济总录》中的应用进行梳理,针对茶药兴盛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星茶药
收藏 引用
家庭 2014年 第9期 34-35页
作者: 秦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七星,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种小儿居家的必备,然而,什么时候该用。如何用才对,很多家长却并不十分了解。其实,七星的用之道,早已暗藏在它的语中。对小儿常见病,很给力 中医认为,小儿属“纯阳之体”,以阳生为主导...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茶药
收藏 引用
中国烹饪 1994年 第6期 23-24页
作者: 郭小林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七星茶药
收藏 引用
家庭 2012年 第6期 84-85页
作者: 秦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即使患病,也很容易恢复。也正因此,小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继而化火动风。所以,临床上小儿患热病较多,且易生风,多见惊厥、抽搐等症状。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家庭生活到大众消费——晚清民国时期广府文化刍议
收藏 引用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 第5期13卷 9-15页
作者: 邵凡晶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100006
晚清民国时期,广府地区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从家庭生活走向大众消费的转向。在此过程中,"食同源"的朴素饮观发展为以食为品牌的商业竞争;医书方志中以的记述和因地适宜的方被重新加工包装,以日常保健饮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谨防误食“大茶药
收藏 引用
中国健康月刊 2006年 第5期25卷 59-59页
广东省近年来因误食大茶药中毒致死事件呈逐年攀升趋势.广东省卫生厅日前发出食品安全通告。提醒公众谨防误食大茶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铫:一物三用堪重任
收藏 引用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 第4期10卷 70-72页
作者: 甄雪燕 北京中医大学
古人曾说:“器为之父。”一杯的好坏与沏的器具息息相关;同样,一剂能否充分发挥效,也会受到煎煮器具的影响。人们常说“茶药同源”,其含义不仅是的功效雷同、饮用方式类似,也包含的制作过程及煎煮器具相仿,一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寿星说功(上)
收藏 引用
博览 2024年 第3期 48-52页
作者: 姚国坤 中国国际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作为用、食用已延续了数干年历史。所以,在中国,历来有“食同源”“茶药同源”之说。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又出现在多种健康制品行列。我国历代医学家、学家通过对的营养作用和理功效的多方面分析研究和临床试验实践,都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