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主题

  • 5 篇 英德续借款
  • 3 篇 赫德
  • 2 篇 张荫桓
  • 2 篇 李鸿章
  • 2 篇 翁同龢
  • 2 篇 张之洞
  • 1 篇 纾困筹策
  • 1 篇 厘金
  • 1 篇 《马关条约》
  • 1 篇 英德借款
  • 1 篇 登干
  • 1 篇 财政治理
  • 1 篇 总理衙门
  • 1 篇 赔款
  • 1 篇 银借款和金借款

机构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1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 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 篇 马忠文
  • 1 篇 龙国存
  • 1 篇 张志勇
  • 1 篇 王静雅

语言

  • 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英德续借款"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
收藏 引用
近代史研究 2015年 第3期 49-66,160页
作者: 马忠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100006
在甲午战争后第三次大借款过程中,清廷官员在决策层面不能和衷共济:张荫桓与李鸿章围绕借款主导权的争斗贯穿始终,翁同龢则委蛇其间,无所适从,以致时机延误;胶旅事件后,因赫德介入,才与汇丰、德华银行匆匆签订续借款协议;在借款担保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
收藏 引用
中国近代史 2015年 第8期 49-66页
作者: 马忠文
在甲午战争后第三次大借款过程中,清廷官员在决策层面不能和衷共济:张荫桓与李鸿章围绕借款主导权的争斗贯穿始终,翁同龢则委蛇其间,无所适从,以致时机延误;胶旅事件后,因赫德介入,才与汇丰、德华银行匆匆签订续借款协议;在借...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赫德与英德续借款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 第4期 154-163页
作者: 张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100006
中国对日赔款的赔付主要是通过三次大借款来完成的,它们分别为俄法借款英德借款续借款。赫德帮助英德借款取得成功后,为了防止剩余对华借款落入俄法手中,赫德继续为汇丰银行出谋划策,并向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提出了分10年还清剩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探析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2022年 第2期 100-124,M0006,M0007页
作者: 王静雅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510515
甲午战后,为偿还对日赔款,清政府与汇丰银行、德华银行签订《英德续借款合同》,规定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代征七处厘金抵偿部分债款。朝野对此态度各异,清廷、总税务司和督抚之间屡屡对抗又最终妥协。为弥补厘金抵债省份损失,清廷推出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金登干与中国清政府外债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史志 2009年 第5X期 100-101,105页
作者: 龙国存 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学术界很重视赫德在清政府筹借外债中所起的作用,而很少注意赫德的得力助手金登干。金登干作为近代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是参与英国争夺清政府外债的直接经办人,有力地促成了英国成功夺取清政府的多笔外债。从金登干这个角度,可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