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工学
    • 7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主题

  • 7 篇 色牢度评级
  • 2 篇 仪器评级
  • 1 篇 深度测量
  • 1 篇 荧光物质
  • 1 篇 色差
  • 1 篇 色牢度评级软件
  • 1 篇 比对试验
  • 1 篇 耐摩擦
  • 1 篇 汽车内饰材料
  • 1 篇 测量指标
  • 1 篇 评价时间
  • 1 篇 测量系统分析
  • 1 篇 分光测色计
  • 1 篇 目光准确性

机构

  • 2 篇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
  • 1 篇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
  • 1 篇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
  • 1 篇 西安工程大学
  • 1 篇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
  • 1 篇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

作者

  • 1 篇 陈宇翔
  • 1 篇 赵艳艳
  • 1 篇 王琳譞
  • 1 篇 夏金尉
  • 1 篇 任光
  • 1 篇 许燕杰
  • 1 篇 王田田
  • 1 篇 范国锋
  • 1 篇 王莎莎
  • 1 篇 周建
  • 1 篇 刘娟
  • 1 篇 吴青思
  • 1 篇 毕腾飞
  • 1 篇 武鹏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色牢度评级"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扫描图像处理的织物色牢度评级软件的开发
基于扫描图像处理的织物色牢度评级软件的开发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莎莎 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色牢度是纺织外观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现用的色牢度评级法有目测法和仪器法两种,但以目测法评级为主。目测法评级易受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评级结果波动较大。仪器法评级客观、稳定,不受个人因素影响,但由于测色方法和色差...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浅谈色牢度评级目光准确性
收藏 引用
江苏纺织 2013年 第1期 40-41,51页
作者: 赵艳艳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7
通过实验室内部检验人员目光比对的方式找出色牢度评级中容易产生色差评定偏松或偏紧的色系,并针对目光调整提出相关建议,探讨了影响评级的其他相关因素。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荧光物质对色牢度评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纤检 2021年 第10期 60-62页
作者: 陈宇翔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福建省纺织产品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随着市场服装的不断演变,一些特殊应用的服装便应运而生,如亮眼的荧光面料成为很多工装、舞台装的首选。但是在日常色牢度检测中发现,不仅测试样会存在荧光物质,甚至于在色牢度检测标准物质中也犮现了有运用荧光增白剂的现象,而人眼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评价时间对耐摩擦色牢度评级的影响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汽车 2022年 第2期 47-50页
作者: 许燕杰 毕腾飞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300300
通过人工评级和色差变化(ΔE)两种方法 ,以织物、皮革、地毯、塑料等八种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评价时间对耐摩擦色牢度评级的影响,并分析了样品和棉布颜色随时间变化的原因。人工评级表明,八种材料中沾色色牢度和褪色色牢度评级在15天...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纺织品色牢度仪器评级现状初探
收藏 引用
质量与认证 2022年 第7期 71-74页
作者: 王琳譞 周建 武鹏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在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色牢度评级的判定至关重要。本文以纺织品色牢度仪器评级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为基础,详细论述了色牢度项目判定方法的选用、仪器评级的结果分析、仪器评级结果与目光评级定值结果比对分析三个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市...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测量系统分析(MSA)在色牢度检验人员目光评级能力评定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纺织报告 2019年 第1期38卷 9-11,22页
作者: 刘娟 任光 王田田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7
人员目光评级是耐光色牢度实验中的关键环节,本课题运用MSA对8名实验员目光评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基于标准色卡体系的分光测色计测量色牢度等级的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标准化 2017年 第3X期 18-19页
作者: 范国锋 夏金尉 吴青思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在质量检验的色牢度评级过程中,由于判定标准的缺点、检验人员感官的差异、试验结果的多变等因素,使得在颜色变化评级中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理论上可能会出现多种结果,增加质量检验工作的困难度。因此,若避开判定标准的缺点,用色度检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