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7 篇 职志
  • 2 篇 社会工作中国化
  • 2 篇 言心哲
  • 2 篇 学者
  • 2 篇 价值与限度
  • 1 篇 使命
  • 1 篇 境界
  • 1 篇 人文学科
  • 1 篇 历代
  • 1 篇 俗乐
  • 1 篇 人类理想
  • 1 篇 人文科学
  • 1 篇 诗歌批评
  • 1 篇 波论
  • 1 篇 模式
  • 1 篇 中国
  • 1 篇 宗法
  • 1 篇 乐论
  • 1 篇 宫廷
  • 1 篇 人文知识分子

机构

  • 1 篇 北京九鼎公共事务...
  • 1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三明学院
  • 1 篇 湘潭大学

作者

  • 2 篇 郑鹏
  • 1 篇 姚中秋
  • 1 篇 肖立
  • 1 篇 邱光华
  • 1 篇 柴可辅
  • 1 篇 宋立林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职志"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以服务社会为职志”:言心哲和他的社会事业
收藏 引用
社会工作 2021年 第6期 21-35,101,102页
作者: 郑鹏 湘潭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系 湘潭411105
言心哲是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学家。他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在既定政治体制之下以和缓、改良的方式补救社会病态的科学手段。他构建了以社会服务为体,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为车之两轮、相辅为用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据此,言心哲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身份、职志与撰述:程钜夫宦闽行实与诗歌批评论略
收藏 引用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 第4期26卷 15-22页
作者: 邱光华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福建三明365004
程钜夫任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期间的情志与作为,鲜明地体现出经国济世的文化心态及宪司官员的身份意识和政治伦理品格,其诗学活动也与此互为映照。就诗歌批评而言,其话语重心是对“士大夫之诗”的批评论说,聚焦于诗人的身份及其文化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服务社会为职志”:言心哲和他的社会事业
收藏 引用
社会工作 2022年 第3期
作者: 郑鹏
言心哲是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学家。他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在既定政治体制之下以和缓、改良的方式补救社会病态的科学手段。他构建了以社会服务为体,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为车之两轮、相辅为用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据此,言心哲...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为“人文”一辩
收藏 引用
读书 1996年 第10期 116-117页
作者: 肖立
新近出版的《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文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人的本质和人文意识,人文学科的方法和骨干,人文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职志。作者引证了包括中国经典和当代西方探讨人文学科与知识分子问题的大量著作,持...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现代中国立国进程三波论: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与宪政主义的互动
收藏 引用
历史法学 2009年 第1期 116-164页
作者: 姚中秋 北京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从1978年算起,人们所说的'改革开放'时代已持续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说,当代中国的制度不仅是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制度。[1]一些本来以社会和文化批判为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孔子家语》与孔子易教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国儒学 2013年 第1期 69-80页
作者: 宋立林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但归根结底是一种政治思想,一种以王道为理想、以教化为手段的伦理一政治思想。这一思想既有当时中国社会的'家一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形态的影响,亦有历代相传的古圣先王的'德教'传统的遗泽。孔子以'述而不作',承继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晚明乐论的“节奏”观及其治世关怀
收藏 引用
中国儒学 2014年 第1期 259-278页
作者: 柴可辅 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
毫无疑问,'礼乐'文明的中华文明的代称,'礼'与'乐'向来是历代学者最为重视的内容。但在晚明,'乐'尤其是彰显古风正统的雅乐,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萎缩。古乐逐渐失传,俗乐侵入宫廷,诗与歌基本分裂,学者对'乐'也非皆能。这一切均是以治乐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