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12 篇 结晶学家
  • 2 篇 晶体
  • 2 篇 dna
  • 2 篇 原子
  • 2 篇 分子
  • 1 篇 核糖体
  • 1 篇 巴黎
  • 1 篇 肌红蛋白
  • 1 篇 物理
  • 1 篇 折射率增量
  • 1 篇 结晶构造
  • 1 篇 实验室
  • 1 篇 环结构
  • 1 篇 计算机模型
  • 1 篇 四面体
  • 1 篇 最紧密堆积
  • 1 篇 电子壳层
  • 1 篇 分子图形
  • 1 篇 数学
  • 1 篇 分子生物

机构

  • 1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
  • 1 篇 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1 篇 李文杰
  • 1 篇 刘望夷
  • 1 篇 陈静
  • 1 篇 万家义
  • 1 篇 吕显娟
  • 1 篇 叶大年
  • 1 篇 j.d.沃森
  • 1 篇 张辉
  • 1 篇 蒋照仁
  • 1 篇 顾涛
  • 1 篇 ros herman
  • 1 篇 温元凯
  • 1 篇 王美娟
  • 1 篇 余瑞璜
  • 1 篇 elizabeth pennis...
  • 1 篇 施倪承
  • 1 篇 赵福堂
  • 1 篇 艾可介
  • 1 篇 杨建邺

语言

  • 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结晶学家"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苏联杰出的结晶学家ТАДЕУШ ИОСИФОВИЧ МАЛИНОВСКИЙ
收藏 引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1984年 第1期 155-156页
作者: 赵福堂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四日是教授六十寿辰和他从事科学活动三十周年纪念日。他是苏联著名的结晶学家、莫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数学博士。毕业于基希涅夫斯基师范学院物理一数学系。从一九五○年起,他的活动便与苏...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续四)
收藏 引用
生命的化学 1980年 第6期 27-35页
作者: J.D.沃森 王美娟 刘望夷 李文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头一次交谈,我们就假定 DNA 分子含有许多有规律地直线排列的核苷酸。另一方面,我们的推理也部分地基于简明性这一点上。虽然,附近亚历山大·托特(Alexander Todd)实验室的有机化学家认为这是核酸的基本排列方式,但那时他们还远没有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结构光性矿物学的进展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1979年 第2期 177-186页
作者: 叶大年
二十年代初期,著名的结晶学家尼格里(Niggli)就指出:“不久将来,人们可以从晶体结构及化学结构计算出晶体的光性常数来,于是就能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对于矿物学家结晶学家来说是有着基础意义的”。半个世纪过去了,由于有了大量的晶...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破译核糖体的竞赛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 2000年 第6期 14-16页
作者: Elizabeth Pennisi,李大卫,何方淑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计算机分子图形技术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应用 1988年 第4期 1-4页
作者: 温元凯 张辉 吕显娟 中国科技大学量子生化实验室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中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渗入则产生了在药物设计、材料设计和蛋白质工程领域目前广为使用的强有力的新型工具——分子图形技术。分子的空间几何形状预示着它的特性。许多生物和化学现象只...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生命的构思——分子生物学缔造者的故事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2年 第11期 27-29页
作者: 顾涛
分子生物学从诞生之初到现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门应用领域广泛、发展潜力巨大的学科。殊不知,在它的背后有着许多为之辛勤工作的科学家们,正是他们才使得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生命的构思———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 2004年 第2期 43-45页
作者: 陈静 杨建邺
20世纪50年代早期,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独立发现的DNA结构,基本足以解释遗传的分子学基础。DNA分子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内,它像一张蓝图,包含了所有能从一代传给另一代的遗传特性的密码。富兰克林的这个发现,却帮助詹姆斯·沃森(James Wat...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主观主义的教训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 2006年 第9期28卷 4-4,44页
作者: 余瑞璜
我在小学上数学课的时候,堂兄余达齐教数学很生动,吸引着我。在中学念物理的时候,傅选生老师许多课堂上的演示,如用水电法分裂水为氧和氢,及感应机发电等生动的教学,引导我下决心学物理。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也有终生不能忘怀的教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分子生物学图象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 1983年 第3期 8-9页
作者: Ros Herman 蒋照仁
198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已授予把解决DNA结构的X射线技术应用于电子显微术的物理学家艾伦·克卢格(Aaron Klug),以表彰他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二十多年来艾伦·克卢格博士用这种方法同全部其他物理和生化技术相结合,对我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国际结晶学会通讯》讯息
收藏 引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0年 第2期 155-155页
作者: 万家义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