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主题

  • 7 篇 纨绔
  • 1 篇 操控
  • 1 篇 酸曲
  • 1 篇 跋涉
  • 1 篇 冠冕缨緌
  • 1 篇 广播站
  • 1 篇 戏曲艺术
  • 1 篇 大提高
  • 1 篇 传神
  • 1 篇 八旗子弟
  • 1 篇 八旗制度
  • 1 篇 山东青州
  • 1 篇 王尔德
  • 1 篇 戏曲作品
  • 1 篇 瓜子加工
  • 1 篇 电视画面
  • 1 篇 时代背景
  • 1 篇 不加选择
  • 1 篇 释褐
  • 1 篇 浙江

机构

  • 1 篇 安顺学院
  • 1 篇 牡丹江师范学院
  • 1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 1 篇 扬州大学

作者

  • 1 篇 高秀明
  • 1 篇 綦中明
  • 1 篇 杨学军
  • 1 篇 宋立
  • 1 篇 老维子
  • 1 篇 袁宪军
  • 1 篇 王国军
  • 1 篇 张启瑞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纨绔"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王尔德的纨绔诗风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 2009年 第2期 74-81页
作者: 袁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王尔德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语言作为"纨绔"的方式,铺张语言的外部奢华,强化写作过程的快乐,以彰显语言的自身参照性,反映语言在刺激感官经验的丰富性和敏感性方面显露的自身美质,从而达到"唯美"的效果。本文从王尔德的多首诗歌对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纨绔风格与身份操控模式分析
收藏 引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17卷 141-147,152页
作者: 高秀明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非贵族出身的布鲁梅尔建树了19世纪纨绔形象,他的灵魂、精神、个性和金钱致力于精炼、优雅着装等的表征形式,由此进入并引领伦敦最高级上流社会,最大获利是被人意识到他的存在客体。本文从他的生活、公众形象和独特风格推演出纨绔操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清戏曲中纨绔形象的成因及价值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 第4期 63-66页
作者: 王国军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明清之际,戏曲艺术高度繁荣,戏曲作品的数量、品质为历代之最。明清戏曲中塑造了诸多丰满传神的人物,通过对其形象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戏曲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联系传统文化、明清之际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经历,探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与先秦两汉冠服文化相关的词语考释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4期 14-19页
作者: 杨学军
古人常用“冠冕”、“缨緌”、“搢绅”、“纨绔”作为贵族的代称;说到平民百姓,则谓之“黔首”、“布衣”;一个人登科中举,古书里往往称作“释褐”;形容求贤心切,古来有“倒屣相迎”之语。要真正讲清以上语言现象,必须了解先秦两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五陵少年”与“八旗子弟”探析
收藏 引用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11卷 78-80页
作者: 宋立 綦中明 安顺学院马列主义教研部 贵州安顺561000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系 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通过对五陵少年和八旗子弟的产生、生活追求、形象剖析进行分析可知,五陵少年的产生缘于汉唐时期五陵陵邑和京师富家雄厚的经济基础,八旗子弟的产生和清代八旗制度有关;五陵少年具有"任侠"、"纨绔"的生活追求,八旗子弟则不务正业;五陵...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再富不能富孩子
收藏 引用
山东教育 1997年 第Z1期 25-25页
作者: 张启瑞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仇永力:演绎别样人生
收藏 引用
大众电影 2001年 第1期 17-17页
作者: 老维子
Y 又见到仇永力了,是在电视画面上。早上他在《老河》里扯着嗓子喊“酸曲儿”:“对巴巴的山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我那要命的小妹妹……”晚上他又摇身一变成了《三十六计》中的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家孙膑,与庞涓斗智斗法。曾有传闻说,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