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 篇 艺术学
    • 49 篇 美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53 篇 碑派
  • 15 篇 书法
  • 11 篇 碑学
  • 10 篇 帖派
  • 10 篇 帖学
  • 7 篇 书法艺术
  • 5 篇 晚清
  • 5 篇 笔法
  • 5 篇 书风
  • 4 篇 北碑
  • 4 篇 赵之谦
  • 4 篇 魏碑
  • 3 篇 颜真卿
  • 3 篇 书体
  • 3 篇 沈曾植
  • 3 篇 金石气
  • 3 篇 碑帖融合
  • 3 篇 碑版
  • 3 篇 包世臣
  • 3 篇 李瑞清

机构

  • 3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西泠印社
  • 2 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 2 篇 湖北美术学院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沈阳文史馆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北师大江津附...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 1 篇 南京艺术学院
  • 1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 1 篇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 1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1 篇 湖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李阳洪
  • 2 篇 刘立士
  • 2 篇 刘大龙
  • 1 篇 郑利权
  • 1 篇 西中文
  • 1 篇 胡焰智
  • 1 篇 张敏
  • 1 篇 沈鹏云
  • 1 篇 林春衍
  • 1 篇 张其凤
  • 1 篇 张云霁
  • 1 篇 冯其庸
  • 1 篇 李蓉
  • 1 篇 景戎华
  • 1 篇 党现强
  • 1 篇 向彬
  • 1 篇 戴逸
  • 1 篇 朱天曙
  • 1 篇 郑荣明
  • 1 篇 王成聚

语言

  • 5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碑派"
5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碑派”的概念化书写与笔法生成——以张裕钊“内圆外方”笔法为例
收藏 引用
书法 2024年 第4期 72-76页
作者: 孔令情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内圆外方”本是阮元解读唐楷遗存的隶法用笔时提出的一个笔法描述,张裕钊将其可操作化,成为“张体”书风的标志。这被康有为等看作北书风中具有突破性的笔法成就。而事实上,此种笔法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化的书写,而非来源于北本身。...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裕钊碑派楷书研究
张裕钊碑派楷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盖豆豆 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清代书法主要分两个别,一类是以张照、刘墉等人为代表的帖学;一类是以赵之谦、何绍基、张裕钊等人为代表的。张裕钊作为碑派书法代表人物之一,在书法上成就显著,对晚清碑派书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康南海对张裕钊的评价颇高...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何绍基碑派书风的形成与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 2022年 第12期 76-83页
作者: 向彬 李蓉 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
何绍基(1799-873)是清代碑派书法大家,其书法溯源秦汉,深涉南北朝版,取法甚广,而自立一家。本文试从何绍基对版的收集、临写、融会入手,探讨何绍基书风的形成过程及艺术特征。一、前期访何绍基早年不断寻访金石版的经历为他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碑派笔法成因探赜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8年 第10期 69-75页
作者: 刘大龙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清末民初碑派书家提出碑派笔法,以表明碑派有别于帖,或优于帖。然而碑派笔法成因,至今尚未有清晰说明。为搞清楚此问题,我们采用文献、访谈、镌刻实验、田野考古等方法研究后发现,碑派笔法发端于帖学实践,融入书家对拓片效果的主观...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碑派笔法研究
碑派笔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宇平 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探讨了碑派书法笔法特征,分析了代表性碑派书家笔法技法,对每一种碑派笔法技法都从历史的角度与传统帖笔法进行了比较。晚清及民国的学家对北的临摹创作是一种观念上的“误读”,但同时又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正解”。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晚清碑派楹联书法研究
晚清碑派楹联书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姜洋 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清代晚期遇到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既有中西之争,根本上更是古今之变。中国书法史自魏晋南朝“二王”一书法的流行始至宋、元、明、清刻帖的繁荣发展,“二王”一脉书风占据了中国书法的核心位置。晚明清初以王铎、傅山为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碑派书法的概念清理、审美价值及当代问题
收藏 引用
书法 2019年 第5期 51-56页
作者: 刘立士 不详
学与帖学、版与刻帖、碑派与帖等概念作了清理。概括了碑派书法的审美特质,即点画形态的雄浑恣肆、字势结构的开张纵拔、审美境界的拙朴奇峻。提出碑派书法的价值不是在帖学之外另起炉灶进行体系重建,而是在帖学审美风格之外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碑派书法的概念清理、审美价值及当代问题
碑派书法的概念清理、审美价值及当代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华美学学会2018年会暨"改革开放与当代美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立士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学与帖学、版与刻帖、碑派与帖等概念做了清理。概括了碑派书法的审美特质,即点画形态的雄浑恣肆、字势结构的开张纵拔、审美境界的拙朴奇峻。提出碑派书法的价值不是在帖学之外另起炉灶进行体系重建,而是在帖学审美风格之外拓... 详细信息
来源: cnki会议 评论
包世臣碑派笔法探析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5年 第2期 17-19页
作者: 李阳洪
包世臣的书法理论历来被看作是碑派书学理论的重镇,本文对包氏的碑派笔法理论进行分析,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力到毫端、铺毫与始艮终乾、墨到处皆有笔、用曲、“行处皆留,留处皆行”与用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包世臣碑派笔法探析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 2005年 第4期 17-19页
作者: 李阳洪
包世臣的书法理论历来被看作是碑派书学理论的重镇,本文对包氏的碑派笔法理论进行分析,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力到毫端、铺毫与始艮终乾、墨到处皆有笔、用曲、“行处皆留,留处皆行”与用涩。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